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麻竹采用主枝扦插育苗、次生枝扦插苗、带蔸根埋杆育苗等新育苗技术取得良好效果.带蔸(根)埋杆育苗效果最佳,比其他育苗方法可提高成活率38.3%—46.7%.采用扦插育苗造林比移母竹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37.3%,育苗造林成本节省2/3.  相似文献   
2.
3.
4.
麻竹是笋竹两用竹种,过去采用移栽母株方法繁殖,成本高,速度慢。1988年作者采用主枝扦插获得75%的成活率。具体方法是:选生长健壮、隐芽饱满、无病虫害,具有根点的1—2年生主枝,用100ppm吲哚丁酸浸24小时后扦插,成活率比对照高25%。  相似文献   
5.
大叶相思为速生树种,采用种子和扦插育苗均可。种子要温水浸泡后催芽,以容器育苗为好,60天即可上山造林;插穗用100ppm 吲哚丁酸浸泡24小时后扦插,生根率82%。造林地要疏松,挖穴栽植,成活率达95%左右。造林后注意抚育和防治白粉病。  相似文献   
6.
母生幼林蒸腾作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65年以来陆续发现尖峰岭地区的一些母生人工林段在旱季出现植株梢桔、干枯以至整株枯死的现象;海南岛各地还普遍存在母生人工林郁闭几年之后逐渐出现生势衰退现象,这在客观上已成为发展这一珍贵树种的严重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我所曾组织有关学科进行了母生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病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探讨。为了配合上述问题的研究,1974年  相似文献   
7.
巨尾桉组培苗嫩梢扦插育苗推广和应用黄良胜,兰祥元关键词组培苗,嫩梢扦插,育苗,巨尾桉巨尾桉(Eucalyptusgrandis×E。uropylla)是通过人工控制授粉杂交培育而成的杂种桉,原产巴西。它生长快,是优良的短轮伐期造纸材树种。桉树杂种自然...  相似文献   
8.
ABT生根粉在巨尾桉和花卉果树扦插育苗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T生根粉在巨尾桉和花卉果树扦插育苗上的应用结果表明 ,ABT生根粉能有效促进巨尾桉和其他花卉果树扦插生根。应用ABT 1号生根粉 5 0 0× 10 -6~ 10 0 0× 10 -6处理插条 ,可提早生根 ,生根率达 95 %以上。应用ABT 2号生根粉10 0× 10 -6~ 2 0 0× 10 -6处理橡皮树等插条 0 5h ,生根率达 90 %~ 98%。应用ABT 3号生根粉处理九里香、天竺桂小苗 ,可提高成活率 10 %~ 15 %。  相似文献   
9.
柚木茎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柚木1—2年生萌条和实生苗茎尖培养方法。取自生长季节和生长停顿季节的柚木茎尖,成苗情况不同。取自生长季节的离体茎尖,培养在附加有BA0.1—1.5毫克/升或BA0.5—1.0毫克/升和IAA0.1—0.5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可以增殖成苗。并当培养在温度24°—28℃、光照强度为200D—2500Lux的条件下苗生长健壮。如果将光照强度减至1000Lux,能明显提高增殖率。从培养出的苗上切取一个个的节。每隔一定时间继代培养,所有的节均可发育。在短时期内可以获得大量幼苗。3个月内增殖率可以稳定。据推算一年内一个茎尖外植体可以产生约1.8×10~5小植株。将苗基部在300—700ppM的IBA溶液中处理3—9小时后,培养在无激素的液体MS培养基的泸纸桥上,三周内可全部生根长成正常的完整的小植株。小植株移栽到1∶1的火烧土和表土的盆栽土壤中,成活率不低于75%。自1960年Moyel首次用组织培养获得兰花植株,导致了目前快速繁殖兰花的工业兴起。无性繁殖系的生产,试管品种的商业化是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应用的主流之一[5]。利用组织培养法进行优良品种和单株的快速繁殖,在多种经济作物及园艺作物上已获得相当大的成功,在一些国家已进入工业生产规模来成批生产“试管植物”[4],近年来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木本植物的快速繁殖法也有了较快的发展。通过“微繁殖”技术可以解决林木无性繁殖的困难以及用以去除病毒,进行质量、产量和抗病性为目的的早期选择[5][6]。如苹果、柑桔、桉、樱、杨、等[3][5][9][11]。美国已开始实验用“试管植物”苗木植树造林[7]。国际上被誉为重要热带珍贵树种之一的柚木(Tectona grandis L.f.)国外曾进行过组织培养,尚未见有成功的报道。我国引种柚木已有多年历史,它已表现出生长快、林质优的特性。柚木通常以种子繁殖。多年引种栽培表明,在柚木不同种源或同一种源不同个体之间,在生长、抗性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本研究试图为优良种源和单株建立无性系,提供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叶分析的方法,在农业和园艺上用来帮助诊断作物对矿质营养的需要情况,并指导制订合理的施肥措施,在国内、外已被充分肯定和广泛应用。但在林业上,由于林木群体遗传型较混杂,森林土壤条件复杂,立地条件差异和个体差异不易消除等原因,未被广泛应用。自三十年代起,国外不少科技工作者对林木叶片营养诊断已做了很多工作。我国近十多年来在橡胶和果树等方面也开展了一些工作,而在用材林特别是阔叶树方面,尚少见有关研究工作的报道。Leyton等指出,在人工林里,已证明应用叶分析有着很大的希望;可以帮助诊断当林木生长不良或出现症状时,是否由于某种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多),或为保证林木速生丰产而制订合理的管理措施。为了探讨母生(Homalium hainanenseGagnep.)人工幼林在郁闭几年之后出现长势衰退现象的主导原因,我们根据过去有关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