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应用地统计学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了广东省东莞市森林表层土壤(0~25 cm)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和pH值等5种土壤肥力指标的空间变异规律。研究表明:全磷、全钾、有机质、全氮为中等变异;pH值属于弱变异;全钾、pH值的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球状模型,有机质、全氮、全磷适用模型为指数模型;全磷、全钾、有机质、pH值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全氮的空间相关性较弱;5种肥力指标的空间自相关范围存在明显差异,变化范围为2218~19297 m。用普通克立格法进行最优内插,得各肥力指标含量分布图,并分析了各土壤肥力指标的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2.
对广东省东莞市丘陵片中心区盆架子、小叶榕、秋枫和桃花心木4种行道树中苗和大苗的8 a生长表现进行比较,4个树种的中苗胸径增长量均极显著大于大苗。生长表现及种植成本等综合比较结果表明,行道树种植采用中苗的做法是科学可行的。建议行道树种植不用或少用成本高、生长慢的大苗,多用中苗。  相似文献   
3.
应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广东省东莞市森林土壤有机质(0~1 m)的空间变异性和主要林分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莞市森林土壤有机质属中等变异性;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分布呈东西高、中北低的趋势;主要林分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小至大依次为:荔枝林、桉树林、马尾松林、针阔叶混交林、马占相思林、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某机关大院绿地系统重点打造"一轴一湖一主楼、三纵二区二坡林"的格局,指出了其设计体现了当今"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机关大院风格。绿化方案符合《城市绿地设计规范》,苹果湖的开发使大院生态比原地貌有了较大改进;方案实施适地适树的原则,树种丰富,植物群落一般都有乔、灌、草的三层结构,占多数的常绿树与落叶树结合种植,树木不但绿量较大,而且色、香、花和季相效果明显。坚持节约型园林的措施包括以乔木为主,衔接和保留外界野生植被,保护原有大树,草坪采用粗生的地毯草而不是台湾草。全院不设专项园林建筑,而是因势利导地以大量栏杆、浮雕作为园林小品来表现军队文化,体现了"精在体宜"、"巧于因借"的原则。讨论了速生树与缓生树的相结合虽然确保了近远期的绿化效果,但增加了速生乔木的种类和数量,还可为增绿提速。  相似文献   
5.
采用2 km×2 km的UTM网格取样法及相邻样方法对东莞市樟科林木资源进行调查,统计每个样地乔木树种植株数量、胸高断面积以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樟科林木资源的分布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在东莞市的天然森林里,樟科林木以润楠属、樟属和木姜子属为主,常见树种多为阳生性先锋树种,如豺皮樟(Litsea rotundifolia)、山苍子(L. cubeba)、潺槁树(L. glutinosa)等,以及中性长寿树种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和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其他树种均为零星分布.浙江润楠、黄樟、山苍子、豺皮樟等种类海拔区间分布较宽,各样地几乎都有分布,而潺槁树明显更多地集中分布在中低海拔的山地中;(2)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仅有樟树(C. camphora )1种,属我国栽培的常绿硬木类珍贵树种有黄樟、浙江润楠和樟树3种;(3)樟科林木种数与群落所有林木植株数量、群落丰富度及香侬韦纳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正相关关系;(4)樟科林木的植株密度与海拔显著相关,高海拔森林群落中明显比低海拔地区的大;(5)樟科林木胸高断面积与海拔、樟科林木植株数量及优势种种类等相关性显著;(6)浙江润楠具有集群分布、且树木径级较大等特点,且其海拔分布区间较宽,其木材资源在东莞市天然森林里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行道树的种类并不要求很多,东莞市只要坚持种好大型速生骨干树种10~20种就十分成功了。行道树种的选择要坚持适地适树、粗生、速生、高大、通透、低养护、适应性广、高抗性等原则,榕类、羊蹄甲类、芒果类等被列为首推树种。以安全设计、道路种植要求、布置类型及开花类行道树等分析了行道树绿带设计要点;以树槽式、树池式、株距、干高与胸径等探讨了行道树种植形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