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根据中部地区生态果园运行需要,本文提出并设计了生态果园系统中的"猪-沼-炕"单元,详细介绍了该单元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及运行效果,解决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果园模式冬季运行效率低等问题.同时,对孟州示范基地的运行测试结果表明该单元模式在提高猪舍温度、促进猪的生长、增加沼气产率等方面均较普通的太阳能猪舍有较大幅度提高,成为适合中部地区应用的生态果园模式中较有特色的接口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添加剂强力速补的抗应激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草药为主体的饲料添加剂强力速补,具有提高蛋鸡产蛋率的作用。以250%的强力速补药液0.2ml/10g给小白鼠灌胃,观察在寒冷、高温、缺氧条件和水浴中小白鼠的存活时间。结果显示试验组小白鼠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或P<0.05,说明强力速补对机体具有良好的抗应激效应。  相似文献   
3.
小麦灌浆后期青枯骤死原因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郭天财  陈长海 《作物学报》1997,23(4):474-481
小麦灌浆后期植株衰老与活性氧自由基毒害和膜脂质过氧化密切相关。灌浆后期株体内活必砼谢平衡失调是青枯发生的主要内因:造成青枯的外因除与“V”型变温有关外,雨后骤晴的强光与高温协同作用亦是青枯发生的重要外因一。灌浆后期“V”型变温使麦株各器均受到伤害,尤其穗下茎受到伤害。青枯能否发生取决于植体内酶活力的高低、非酶清除剂含量的多少以及“V”型变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选择优良品种、适时播种、合理施肥和加强  相似文献   
4.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穗位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穗位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以生产上广泛种植的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浚单20为材料,采用石蜡制片和超薄切片法对不同种植密度下2个玉米品种穗位叶片和叶绿体的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2个玉米品种的叶片厚度、叶脉横截面积和叶脉木质部面积减小,上、下表皮的气孔频度减少(郑单958显著,浚单20不显著),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基粒数量减少,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的数量减少;种植密度在75 000株 hm-2时产量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叶脉木质部面积、气孔频度、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基粒数量、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基粒数量与种植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单穗籽干重、千粒重、穗粒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因而成为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结构指标。  相似文献   
5.
田间条件下转玉米C4型PEPC基因小麦的光合生理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琼  许为钢  李艳  齐学礼  胡琳  张磊  韩琳琳 《作物学报》2011,37(11):2046-2052
为了检验转PEPC基因小麦是否具有C4光合生理特性,以转PEPC基因小麦和对照周麦19为试验材料,分别于抽穗期、开花期、花后第7天和花后第15天测定其单株旗叶的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进行单位日光合总量分析, 并且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单株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日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在花后第15天测定其单株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在成熟期调查了单株产量性状。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株系在4个测定时期的旗叶净光合速率明显提高,尤其在花后第15天,单位日光合总量较对照提高29.1%和23.3%,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明显增加,胞间CO2浓度降低;花后第15天12:00与8:00相比,转PEPC基因小麦的Fv/Fm、qp、NPQ、ΦPSII的变幅均小于对照;单茎重、千粒重、单穗重和收获指数较对照显著增加。以上结果表明,转PEPC基因小麦材料在田间条件下光合特性明显优于对照,且具有提高小麦产量水平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从1988~1992年,通过品种间大量杂交,田间鉴定研究了芝麻杂种优势的表现及选育强优势杂交种的途径。通过群体改良、系内连续姊妹交。育成了不育株率在50%,不育度完全,综合性状优良的芝麻雄性不育两系。并对雄性不育的形态、遗传及两系法制种效果做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强优势杂交种只出现在极少数亲本品种间;用一般配合力高的地理远缘品种兼考虑母本细胞质效应组配芝麻杂交种是有效的。形态学观察结果,雄性不育株花粉败育彻底,花药呈绿色半透明,初花期可以做为识别标志。两系法制种产量夏播每亩25kg,春播可达每亩40~50kg。文章阐述了芝麻雄性不育两系生产杂交种的三个特殊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7×7的双列杂交,对玉米籽粒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的中亲优势和超高亲优势均为负值,其它品质性状均为正值。所有品质性状的 GCA 和 SCA均方均显著或极显著。蛋白质含量的显性效应略大于加性效应,赖氨酸、赖氨酸/100g 蛋白质、油分含量均以加性效应为主,而淀粉含量则以显性效应为主,且具有一定上位性;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为显性减效,其余为显性增效。分析了相关关系并讨论了品质育种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砂土供磷特性及磷肥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砂土磷的活度在0.64~1.39之间,土壤磷素活性高低的顺序为轻砂潮土>细砂潮土>粗砂潮土。砂土磷素形态以无机磷为主,有机磷甚少,仅占全磷含量的8.84%,无机磷占91.15%。无机磷形态组成以磷酸钙为主,Ca-P 平均为无机磷总量的86.1%,O-P 占9.6%,Al-P 占3%,Fe-P 占1.3%,各种形态无机磷与速效磷的关系为:y(速效磷)=49.30x_1(Al-P)+21.854 7x_4(Ca-P)-3.420 9。Al-P 和 Ca-P 对砂土速效磷的贡献具有一定的意义。磷酸铁铝和磷酸钙盐均可以作为砂土磷素的给源。砂土全磷和有效磷的消长决定于磷素收支平衡。施入土壤中磷的形态转化主要受土壤本身性质的制约。磷肥的作用主要在作物生育前期,而在中、后期则更多地吸收利用土壤中的磷素。磷肥肥效随土壤供磷水平和速效磷含量的增高而降低,粗、细砂潮土中磷肥对小麦的肥效分别比轻砂潮土高41.1%和17.7%。  相似文献   
9.
‘小黄’菊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黄’菊茎段、叶盘为外植体 ,选用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激素 6 BA和NAA ,通过研究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外植体愈伤诱导及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建立了较好的遗传转化再生体系 .试验结果表明‘小黄’菊茎段、叶盘最适分化培养基分别为MS +6 BA 2mg L +NAA 1mg L和MS +6 BA 1mg L +NAA 0 1mg L ;小苗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 1 2MS +NAA 0 1mg L ,生根率可达 10 0 % ;4 0mg L卡那霉素可以抑制茎段的分化 ,10mg L卡那霉素可以抑制叶片的分化 ,2 0mg L卡那霉素可以抑制分化小苗的生根 .  相似文献   
10.
CO_2施肥时树脂膜培养容器在文心兰试管苗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在培养室内CO2 施肥的方法 ,以C3植物文心兰 (Oncidium)品种‘AlohaIwanaga’试管苗为实验植物材料 ,分别以氟乙烯树脂膜容器 (CP)和三角瓶作为培养容器进行培养 .结果表明 :CO2 施肥时 ,树脂膜培养容器 (CP)内生长的试管苗在株高、叶数、叶长、叶幅、根数、根长、鲜重、干物重、干物率、叶绿素指数 (SPAD值 )等生长指标上高于无CO2施肥处理 .采用SSR法进行比较 (显著水平P≤ 0 0 5 ) ,其中在株高、叶长、叶幅、根数、鲜重、干物重等重要生长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以三角瓶为培养容器时其生长虽优于无CO2 施肥处理 ,但多数指标差异并不显著 .实验证明 ,使用CP作为培养容器 ,培养室内CO2 施肥对促进文心兰试管苗的生长和提高其品质效果明显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