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3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5篇
植物保护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向日葵[IIelianlhus anuus (L.)]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其花粉通常呈深浅程度不同的黄颜色。据我们掌握和查新资料,目前世界上尚未见有关白花粉方面的报道。1989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我们在吉林农业大学向日葵育种试验田的恢复系C8711群体中,先后发现4株白花粉突变体。暂分别定名为C8711—1、C8711—2、C8711—3和C8711—4。在进行人工套袋之前,此4株突变体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开放授粉,其中C8711—4开放授粉程度较轻。成熟时单独收获这4株突变体的种子,以进行有关遗传学研究,本文拟对白花粉突变的遗传学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作物多性状因子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并利用BASIC 语言设计出 R 型主因子分析的通用计算程序,在 Apple—Ⅱ电子计算机上运行通过。应用本程序对1987—1988年国际春小麦育种试验资料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因子分析对于处理作物多性状相关资料、确定适宜的育种方法并进而高效率地鉴别优良基因型具有重要意义。作物育种工作者为了鉴别优良基因型在各个关键时期往往调查许多农艺性状。但由于这些性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制约关系,常常给最终的决择带来不便,而多性状因子分析对于解决这类问题、简化相关关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在国外农学等领域已经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所采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一)介绍多性状因子分析的方法与步骤;(二)、应用 BASIC 语言设计多性状因子分析的通用计算程序并结合1987—1988年国际春小麦试验结果进行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4.
油用向日葵杂交种吉葵杂一号是三系杂交种,原名“A871-1XC871-1”。其亲本不育系A871-1由HA89A转育而成,保持系B871-1为NS-201-72的自交系,恢复系C871-1为索里姆82自交系。选育工作从1980年开始,1986~1987年该杂交种在校内选种圃和鉴定圃试验中表现综合性状优良,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5.
应用多元回归方法(Wade等,1988;Wade,1990)曾对昆士兰中部高原的高梁和向日葵苗情进行了评鉴(Radford等,1989).结果表明,因苗情不宜可造成籽粒产量的巨大损失.这种减产现象与田间某些地块苗数不足(缺苗断条)和苗数过多(幼苗丛生)有密切关系(Wade等,1991).由于这种回归分析方法尚未经试验单独检验,所以本研究的主要目  相似文献   
6.
向日葵菌核病的研究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向日葵菌核病的生物学特性,症状和发病规律,从抗病品种、药剂防治和农业防治等方面讨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春小麦新品种吉麦2号,是由吉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组通过复合杂交(罗16×陇春1号)×辽春7号多代选育而成的。该品种于1986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定名,1987年推广面积达50余万亩。品种特征、特性: 吉麦2号种子长卵形、浅红色,千粒重为37~40克,蛋白质含量为15~16%。该品种属中早熟种,生  相似文献   
8.
向日葵杂交种“吉葵杂一号”是三系杂交种。其亲本不育系(A)由HA89A转育而成,保持系(B)为NS—201—72的自交系,恢复系(C)为索里姆82自交系。从1980年起,以NS—201—72的自交系对HA89A进行转育,至1984年HA89A形成了新的遗传性稳定的不育系,而NS—201—72自交系则成为相应的保持系。1984年以该新的不育系与不同的自交系杂交,共配制832个杂交组合。经过组合鉴定,杂交种的选种圃和鉴定圃试验,于1987年选出了优良的杂交种,其亲本编号为“不育  相似文献   
9.
应用杂交育种法选育出高产、高糖甜玉米杂交种吉甜三号,并通过省级鉴定。本文就其选育、试验经过和主要经济性状及栽培技术进行了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目前,杂交高粱在国内外农业生产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饲料工业、种子(粮食)生产行业及有关工业和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都与杂交高粱的应用分不开,它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如果没有高粱的雄性不育性,杂交高粱在生产上的应用是不可能的。高粱雄性不育性,在生产上应用已达30多年,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