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5%高氯·啶虫脒乳油防治苹果黄蚜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5%高氯·啶虫脒乳油对苹果黄蚜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使用10.5%高氯·啶虫脒乳油6000~8000倍液,在蚜虫发生期喷雾防治,施药后7d,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7种苦豆子生物碱单体对黄瓜炭疽病菌进行室内生物测定,筛选出对炭疽病菌有效的生物碱单体苦豆碱,与对该病菌高效的常规药剂多菌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苦豆碱对灰霉病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为188.28mg/L,与多菌灵相当。  相似文献   
3.
通过4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幼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种制剂、5%氟铃脲乳油及20%NNI-0001水分散粒剂均对甜菜夜蛾幼虫表现出优良的防治效果,且随着剂量的增加,防治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甲氨基阿维菌素是一种高效的环境友好杀虫剂,作者筛选得到了较为理想的苦豆子提取物与其混合物,并探讨了对小菜蛾3龄幼虫在不同温度下的毒力效应。  相似文献   
5.
烟嘧磺隆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玉米田苗后茎叶处理剂,该药剂效果好且防治谱广,但市场反应该药药害严重,本文对该药剂药害症状、产生原因、预防措施及药害产生后补救措施做一简单概述,为该药剂的应用进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环境友好杀虫剂的开发途径,以对羟基苯甲酸等5种苯甲酸类化合物为效应物,研究了该类化合物对甜菜夜蛾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化合物均对该酶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对羟基苯甲酸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I50为0.23 mg/mL,其次为5-甲氧基水杨酸。进一步研究这两种化合物对甜菜夜蛾多酚氧化酶的抑制机理,发现对羟基苯甲酸属于可逆反应的混合型抑制剂,其Ki与Kis分别为0.46 mg/mL和0.02 mg/mL;5-甲氧基水杨酸属于竞争性抑制剂,Ki为0.87 mg/mL。  相似文献   
7.
苍耳杀线虫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苍耳叶5种溶剂提取物对番茄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的活性。结果表明,苍耳叶5种溶剂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杀线虫活性,其中丙酮与甲醇提取物120mg干粉/mL的防治效果最佳,分别为75.54%和73.83%。不同溶剂对苍耳叶的提取率间存在明显差异,且这种差异与不同溶剂提取物杀线虫活性间的差异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同时苍耳叶提取物对番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将烟草(NC-82)叶片诱导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加有半致死浓度苯磺隆的Murashige-Skoog(MS)培养基上,经3代筛选,获得抗苯磺隆愈伤组织。抗性愈伤组织在加有苯磺隆的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植株。再生植株移栽成活后,对获得的再生植株种子与对照种子活力及抗性指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苯磺隆诱导再生植株种子与对照种子的简化活力指数分别为10.81和9.53;过氧化物酶活力分别为47.36和29.44 U·g-1·min-1,酸性磷酸酯酶活力分别为2.927和2.447 nmol·g-1·min-1。潜在抗性趋势检测表明,再生植株种子对苯磺隆的抗性显著提高,抗性指数为3.18。再生种苗和对照种苗的乙酰乳酸合成酶活力分别为10.41和6.67 nmol·h-1·mg-1。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S-JS1与杀虫剂对灰飞虱的联合作用,以及S-JS1对灰飞虱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灰飞虱3龄若虫为对象,采用喷雾法比较了S-JS1与5种杀虫剂 (螺虫乙酯、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和毒死蜱) 单用,以及菌、药混用对灰飞虱的杀虫活性,测定了灰飞虱取食经S-JS1处理的水稻后,虫体内羧酸酯酶 (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s)、过氧化物酶 (POD) 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粘质沙雷氏菌S-JS1分别与不同浓度杀虫剂混用,均可提高杀虫剂对灰飞虱的致死率。其中,109 cfu/mL的S-JS1与1.25 mg/L的噻虫嗪混用处理3 d,或与25 mg/L的螺虫乙酯混用处理5 d,灰飞虱的死亡率分别为65.58%和76.27%,均显著高于同浓度杀虫剂单用的处理 (噻虫嗪单用时致死率为44.24%,螺虫乙酯为49.22%),表现为增效作用 (χ2 > 3.84,实测死亡率 – 预期死亡率 > 0);其他各混用处理均为相加作用 (χ2 < 3.84)。灰飞虱取食经粘质沙雷氏菌处理的水稻苗后12和24 h,其CarE活性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GSTs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OD和SOD活性均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粘质沙雷氏菌S-JS1可能降低了灰飞虱对杀虫剂的抵抗力。本研究可为探索昆虫病原细菌与杀虫剂间的联合应用提供参考,为灰飞虱的有效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50%毒·氯乳油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室内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50%毒·氯乳油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杀虫效果。结果表明其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室内毒力测定LC50= 44.42mg/L;田间防治效果理想,且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及持效性,其中3 000g/hm2剂量, 药后3d的防治效果达到79.26%,药后20d防治效果仍然可以维持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