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审玉米杂交种辽单519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水分逆境下PEG诱导引发种子对糯玉米芽苗的生理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种子引发技术在不同土壤水分逆境条件下对糯玉米的出苗和幼苗生理调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EG诱导引发种子技术可拓宽糯玉米种子对水分逆境的适应范围,显著提高水分逆境下种子的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指数,并增强幼苗的根系活力,根尖更为明显。种子引发可增强幼苗抗氧化系统中APX、CAT、POD和SOD活性,尤其是APX和CAT变化更为活跃;另外,种子引发可改善游离氨基酸、还原糖、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渗透调节物质,较未引发处理减少膜质过氧化。PEG引发种子技术是应对土壤水分逆境下糯玉米种子发芽受阻和出苗困难的有效措施,可提高种子对水分逆境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糯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土壤水分亏缺和过量条件下幼苗形态、叶片光合和荧光参数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逆境下,叶片叶绿素a下降明显、气孔导度(Gs)下降、净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伴随光饱和点(LSP)下降以维持机体代谢平衡;水分胁迫下,初始荧光(Fo)和可变荧光(Fv)增加,而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qP)下降,以此提高荧光代谢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5.
菜用大豆生产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都在不断发展,为了给菜用大豆配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探讨菜用大豆和普通大豆的特异性,以普通大豆品种2个、引进菜用品种4个为试材,探讨施肥处理对不同类型大豆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就不同类型品种来说,普通大豆品种铁丰29号的品质最好,菜用大豆品种沈农引133的品质最好.T2磷酸二铵施肥处理使各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提高,而T3磷酸二铵施肥处理使各品种的蛋白质含量降低;T2和T3磷酸二铵施肥处理使各品种的脂肪含量、蛋脂总量、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籽粒脂肪积累呈"S"型曲线.同样施肥水平下,菜用大豆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普通大豆,而脂肪含量低于普通大豆.蛋白质含量与磷酸二铵施用量呈负相关,脂肪含量与磷酸二铵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蛋脂总量、可溶性糖含量与磷酸二铵施用量呈不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4个菜用大豆品种和2个普通大豆品种,研究了磷酸二铵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磷酸二铵做底肥对不同类型大豆品种单株荚重、百粒重影响不大.施肥有利于增加二粒荚和三粒荚所占的比例,提高菜用大豆的外观品质.施肥处理对不同类型大豆品种的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品种问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菜用大豆中沈农引132的籽粒产量最高,沈农引122的产量最低.本研究所采用的菜用大豆品种中只有沈农引132的籽粒产量超过了普通大豆的籽粒产量,说明菜用大豆籽粒产量有很大的改良潜力.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糯玉米高产种植密度和鲜穗适宜采收期,兼顾产量和商业品质,推动辽宁省糯玉米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糯玉米增产增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以辽糯5号为试材,在D1:3.75×104株/hm2、D2:4.50×104株/hm2、D3:5.25×104株/hm2、D4:6.00×104株/hm2和D5:6.75×104株/hm2密度处理下,测定了产量、穗部经济性状指标,并在授粉后18 d(H1)、20 d(H2)、22 d(H3)、24 d(H4)、26 d(H5)、28 d(H6)和30 d(H7)取样测定了果穗品质指标,结果表明,D4密度处理下玉米产量较高,密度对穗部经济性状的影响程度为粒重>穗长>穗粒数>穗粗。在D4密度下,随采收期推迟,果穗皮渣率、粗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在H1~H3时期采收,支链淀粉占粗淀粉比例较高(97.4%...  相似文献   
8.
玉米新品种辽单1205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单1205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辽50518为母本、外引系S121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好,耐密植,抗病抗倒,淀粉含量高,增产潜力大,可作为粮饲兼用型品种东华北中晚熟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种子萌发期,筛选、鉴定高粱抗旱材料对挖掘种子萌发期抗旱基因以及培育抗旱性更强的高粱品种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设置0(CK)、5%、10%、15%、17.5%、20%、22.5%和25%8个不同浓度梯度PEG6000对粒用高粱BTx623和甜高粱Rio进行干旱处理,确定PEG6000初步筛选浓度,然后利用PEG6000初步筛选浓度对全球收集的396份高粱进行初步筛选,筛选出较抗旱的材料逐渐加大选择压力,最终筛选出高抗旱性的高粱材料。基于以上试验,确定了大批材料初步筛选时PEG6000浓度为15%较为适宜。396份高粱材料经过15%PEG6000初步筛选时,相对出苗率达到80%以上的有89份,逐步加大筛选压力,最终筛选出4份抗旱能力很强的高粱材料,其中3份来自中国的粒用高粱,1份来自东亚的粒用高粱。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高粱抗旱性和耐盐性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PEG引发种子对干旱胁迫下甜玉米出苗和幼苗形态建成的影响,揭示探究PEG引发种子对高粱的调控机理。[方法]试验采用盆栽试验,将PEG引发的甜玉米种子(金冠218)在土壤最适含水量的100%(CK)、80%、60%和40%供水下的种子萌发参数及幼苗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PEG引发种子可增强甜玉米种子对干旱胁迫的抵御能力,显著增强干旱胁迫下种子的萌发能力,提高发芽率。另外,PEG引发种子处理可减少干旱胁迫下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促进光合作用。在渗透调节方面,PEG引发种子幼苗叶片脯氨酸(P值=0.001~(**))、游离氨基酸(P值=0.002~(**))和电导率(P值=0.003~(**))在干旱胁迫下差异显著性较大;PEG引发种子对SOD、CAT在播种后6~12天的差异显著性更大,同时可减缓O~(2-)的增加幅度。[结论]总体而言,PEG引发种子可作为甜玉米抗旱栽培的重要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