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瑶  张汉尧  杜建伟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549-4550,4565
提取分布于云南高原湿地的水葱(Scirpus validus Vahl.)样品的DNA,采用ITS序列扩增通用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从GenBank搜索并下载水葱属其他种类的ITS序列,并通过BioEdit、ClustalX 2.02和MEGA 4x1软件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揭示了水葱属14个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并确定了样品在种间的位置以及和其他种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遥感影像图为数据源,结合实地调查和社会经济等数据,依据该州的生态环境现状,建立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在GIS支持下,对该州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黄南藏族自治州的生态敏感性为中度敏感水平,该州西北地区敏感度最高;其中高度敏感区仅占总面积的1.24%,中度敏感区域占总面积的57.35%,轻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占总面积的41.41%;依据评价结果将黄南藏族自治州划分为4个生态功能区。  相似文献   
3.
氮是植物生长的一个重要营养元素,但外源无机氮必须经氮同化转化为有机氮才能为植物所利用。谷氨酰胺合成酶(GS)是参与氮同化过程的关键酶,本文从GS种类、功能、理化和分子生物学性质及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介绍了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并建立黑果枸杞鲜果中HPLC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乙醇、盐酸、水为提取液,超声提取、水浴水解后用HPLC测定黑果枸杞鲜果中的花青素含量。对乙醇浓度、盐酸浓度、超声时间、水浴温度进行正交实验条件优化,对实验的检出限、线性关系、重复性及回收率进行了考察。结果:确定各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为水解温度盐酸浓度超声时间乙醇浓度,最优提取条件为盐酸30%、乙醇50%、超声时间15min、沸水浴。本方法6种花青素的检出限都可达到12mg/kg,在1~50μg/mL范围内,除天竺葵色素R2=0.9989外,其余花青素R2均大于0.999,6次独立平行测定RSD均小于4%,6种花青素回收率在89.0%~91.7%。结论:该方法可以用于黑果枸杞鲜果中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以慈竹、龙竹和紫竹3个竹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竹子的新鲜叶片中的rDNA的ITS序列进行聚合酶PCR扩增,以及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检测出目的片段ITS总长分别为慈竹390 bp、龙竹384 bp、紫竹380 bp。3种不同属的竹种之间的ITS序列有差异。同时在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系统(NCBI)上选取同属竹种ITS...  相似文献   
6.
研究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对不同壳性状虾夷扇贝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贝壳形态的虾夷扇贝,其体腔液中SOD、CAT和POD 3种酶活力不存在著性差异(P0.05);不同壳色虾夷扇贝体腔液中,SOD和CAT酶活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POD酶活力差异并不显著。研究结果显示,虾夷扇贝的贝壳形态与其体腔液中抗氧化酶活力高低不存在相关性,而虾夷扇贝贝壳的壳色性状与其体腔液中抗氧化酶SOD和CAT活力高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扇贝贝壳性状积累一定的理论数据,同时也对扇贝的良种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在枸杞地里玩耍长大的宁夏姑娘陈晓燕,没想到成年以后会续写与枸杞更深的情缘。2012年,24岁的陈晓燕不顾家人反对,放弃过万元的月薪和外贸公司的工作,从天津回到家乡宁夏石嘴山创业,只因她在一次返乡探亲时看到,乡亲们把种了十几年的枸杞树砍了。“当时心疼的不仅仅是枸杞树,更是种了一辈子枸杞却仍赚不上钱的乡亲们。”陈晓燕说。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针对基于职业资格体系下的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进行研究和分析,首先分析了改革的必要性,最后阐述了实施改革的路径,最后对教学改革的实践意义进行阐述,希望可以推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出大量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植物群落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瑶  杜建伟  张汉尧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322-7324,7327
[目的]研究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植物群落分布规律。[方法]以云南高原地区的若干湖泊为例,探讨了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水生植被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并分析了云南高原湖泊湿地的退化现状及原因。[结果]云南高原湿地水生植物种类减少,物种多样性和生物总量下降;耐肥耐污、适应性强、繁殖快的植被易形成单优群落;一些具有代表性、对污染敏感的植被退化甚至灭绝。这反映了云南高原湖泊湿地水质发生变化、污染加重、水体富营养化、湿地陆地化进程加速等现象。造成云南高原湖泊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人口压力增加、工农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合理的开发和过度开采、水体富营养化等。[结论]该研究为高原湖泊湿地的保护、环境评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无疑是中国农村历史性的巨大进步。新农村建设,是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建的综合工程,是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