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82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天河公园“拆围透绿”工程边界空间绿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界空间绿化是开放性城市公园的重要因素,是衔接公园与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措施。以广州天河公园“拆围透绿”工程为例,分析边界空间绿化存在通透性不足、与城市融合度不高、地域文化缺失、绿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采用“保留、清杂、复绿”景观策略,确定点状、带状、片状景观3种绿化模式,制定“护栏+绿化”、绿化组团、“微地形+绿化组团”3种空间分隔手法,并从复绿植物种类选择、通透植物空间结构、活化林下消极空间、柔化公园边界空间、强化城市地域文化、加强空间绿化管理6个方面进行绿化提升,优化了公园的生态环境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2.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长期处于低而不稳的问题,结合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自然环境优势,从整体上对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在种植业上存在粮食生产压力过大、规模效益低下,特色产业开发不够、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在养殖业上存在资金和科技投入不足、草畜矛盾突出、生产条件差等问题。但该沙地具有光、热、水、风能及土地等自然环境优势。因此,应大力调整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采取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和沙区绿洲型发展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
作者简介:吴勇(1990-),男,湖南邵阳,研究生,农艺师;主要从事生物技术及中药材栽培生理研究。E-mail:wynky19616@163.com。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凤梨、牛乳为主要原料,通过对凤梨汁与牛乳的配比、发酵剂接种量、发酵时间、卡拉胶添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研究凤梨风味乳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凤梨风味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凤梨汁与牛乳配比为1:2,发酵温度为42℃,白砂糖的添加量7%,卡拉胶的添加量0.05%,其影响因素大小为原料配比>发酵温度>白砂糖添加量>卡拉胶添加量。在此条件下,凤梨风味乳的色泽最佳,口味酸甜适度,组织细腻,无气泡,无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5.
采用人工盆栽控水试验,对21份绿豆种质资源进行抗旱期综合评价,鉴选绿豆品种抗旱性指标体系。结果表明,与绿豆抗旱性相关的10个指标经主成分分析被分为3个主成分,其中茎高、茎粗、结荚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与绿豆抗旱性密切相关。采用聚类分析,并结合绿豆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将21份绿豆品种分成:强抗旱品种为‘良丰1号’、‘HX04037’和‘榆绿1号’,中抗旱性品种为‘嫩绿1号’、‘兴绿1号’、‘天山大明绿’、‘西绿1号’、‘绿宝绿豆’、‘赤绿3号’、‘白绿1号’、‘中绿1号’、‘晋绿1号’、‘八宝绿豆’、‘中绿6号’、‘鑫绿1号’和‘HX04050’,弱抗旱性品种为‘冀北12-1号’、‘绿珍珠2号’、‘ZKY-2’、‘白绿522’和‘邯绿8号’。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动物繁殖学》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分析比较该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总成绩,以及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榆林农业几十年发展历程的分析表明:榆林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等资源优势,只要扬长避断发展以玉米、马铃薯、向日葵、小杂粮四大作物为主的主导产业,采用宽行密植等先进栽培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就可发挥旱作农业的巨大生产潜力。将使榆林农业在陕西省农业发展中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陕西第二粮食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8.
芦荟试管苗增殖及壮苗定植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库拉索芦荟试管苗增殖技术体系改良及壮苗定植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B+KT1.0mg/L+6-BA1.0mg/L+NAA0.5mg/L培养基中,用食糖代替蔗糖、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库拉索试管苗芽增殖率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附加1.0mg/LNAA的1/2MB培养基是库拉索芦荟试管苗壮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供试的3种移植介质中,库拉索芦荟试管苗的定植成活率均达到83%以上,沙土介质定植成活率最高,达到91.3%。  相似文献   
9.
以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番茄和黄瓜栽培中的应用为实例,分析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榆林市设施蔬菜上的应用效益.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这2种作物生产中,不仅提高了其品质指标,而且分别提高种植农户纯收益达46.33%和40.22%,且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林恢复过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毛乌素沙地樟子松林恢复过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以裸地为对照,选择立地条件相似的分别种植于1960s,1970s,1980s的樟子松林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恢复年限的变化规律和垂直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丰缺度。结果表明:(1)不同恢复年限樟子松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的现象,即具有明显的表层富集特征。(2)随着林龄的增加樟子松林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存在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但变化幅度逐渐减小。(3)相比于裸地,研究区不同恢复年限樟子松林均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但总体上土壤有机质含量仍处于缺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