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6篇
园艺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地膜覆盖栽培花生能提早上市,增加产量,但地膜覆盖增加了田间湿度,加上连年重茬和农民"重治轻防"的病虫害防治习惯,导致地膜花生田间死棵现象逐年加重,在春花生主产区,轻者病株率在5%~10%,重者达20%以上,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导致花生死棵的另一原因是根腐病、茎腐病、青枯病、白绢病等病害。要预防死棵现象的发生,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扁豆作为一种特色蔬菜,嫩荚有炒食、煮食、腌制等多种食用方法,是一种药食两用蔬菜,市场需求量很大,根据田间观察与学习,总结出扁豆种植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其对应的措施,为种好扁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彩虹西瓜是一种脆甜爽口的优质小西瓜,市场需求量大,是当下农户调整种植结构的一个可选品种,也是许多观光园、采摘农业园、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增加收益的主选品种。介绍彩虹西瓜基质穴盘育苗技术,以期为彩虹西瓜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东京868大白菜由开封市蔬菜科学研究所2015年研发,2016年开始推广,在开封地区近2年种植面积很大,深受本地菜农的喜爱,被当地人亲切称为"鸡腿白菜",市场销售火爆,不仅鲜嫩可口,还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又有一定的医疗保健功能,是秋冬季餐桌不可少的一种蔬菜。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不同播量对小麦农艺性状、产量及生产效益的影响,以郑麦369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4个播种量处理:处理1(150 kg/hm~2)、处理2(187.5 kg/hm~2)、处理3(225 kg/hm~2)和对照处理4(对照,262.5 kg/hm~2),于开封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量对小麦的生育时期没有影响,但对单株茎蘖数、基本苗、株高、群体数量、单位面积穗数、分蘖成穗率、穗粒数、千粒质量、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值、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单位生产效益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播量的增加,小麦基本苗、株高、单位面积穗数和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均呈递增趋势;而分蘖成穗率、穗粒数、千粒质量均随着小麦播量的增加而降低;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值、单位面积生产效益随着小麦播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同一播量处理,随着小麦的生长,单株茎蘖数增加,群体数量也随之增加;同一生育时期,随着小麦播量的增加,单株茎蘖数呈下降趋势。因此,综合农艺性状、产量、生产效益等指标,在黏土区及与本试验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郑麦369的最佳播量为150~187.5 kg/hm~2。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玉米-花椰菜-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开封县地处豫东平原,土壤肥沃,四季分明,无霜期214d,年降水量627.5mm,灌溉水充足,年日照时数2246h,为各种作物的间播套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经过几年努力,我们摸索出马铃薯一玉米一花椰菜一年三熟高产套种摸式,2007年成功推广133.33hm^2。马铃薯一玉米一花椰菜年平均产量分别为:1500kg/667m^2、248kg/667m^2、1820~2000kg/667m^2,总产值6442元/667m^2;而单种小麦、玉米产值分别为493kg/667m^2、520kg/667m^2,  相似文献   
7.
8.
<正>1选择优良品种选择生长旺盛、品质好、产量高、耐储存的品种。早茬种植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如好运七寸、精英七寸、一品珍红、太极红、联丰90、富士红等;晚茬种植选择生育期略短的品种,如韩红六寸、太极红、正阳红、丹霞3000里、大汉红骑,郑参秀红等。  相似文献   
9.
胡萝卜新品种“新黑田五寸202”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开封县胡萝卜对外销售市场越来越大,种植面积常年在2000多hm^2,且有不断扩大之势,过去几年主栽品种为日本宝冠系列。2006年引入“捷利亚新黑田五寸202”试验示范3乡9点。2007年又安排试验示范5个乡30个点。经过两年的试验示范,综合各点情况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商品外观好,中早熟,抗病,耐热,高产,备受广大农户青睐。  相似文献   
10.
绳播技术就是把胡萝卜种子用专用机器按设定距离编在纸绳中,再用专用播种机把纸绳播压在垄上。该技术既可节省种子、人工成本,提高胡萝卜商品性,又可提高胡萝卜的种植效益。操作时注意精选种子,包衣后编入绳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