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菏泽市曹县位于鲁西南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处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土壤和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芦笋。近几年曹县芦笋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国内芦笋面积最大、产品质量最优、加工能力最强、花色品种最  相似文献   
2.
何启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98-16800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果穗维管束结构的差异。[方法]选用不同株型和穗型的3个玉米高产杂交种掖单4号、掖单13和沈单7号,利用徒手切片技术观察测定穗柄和穗轴内维管束的数目和面积,比较不同类型品种间果穗维管束的结构差异。[结果]在穗柄(轴)大维管束数、总维管束数、单个大维管束的平均面积、大维管束总面积、维管束总面积上,大穗型品种掖单13和沈单7号显著优于小穗型品种掖单4号;在维管束密度及维管束相对面积上,紧凑型品种掖单4号和掖单13大于平展型品种沈单7号;在维管束的输送效率上,掖单13略占优势,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为今后玉米的高产栽培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芦笋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具有抗癌、保健功效的高档蔬菜。芦笋生产投资少、效益高,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在菏泽市广泛种植,并成为菏泽市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之一,主要出口到欧盟国家。芦笋播种1次可连续采收10~15年,且其野生性强,对土壤和水肥条件要求不高。优良的芦笋杂交一代种子,在当年育苗定植,第2年即可采笋2250~3000kg/hm2,第3年、第4年鲜笋产量可达9000~15000kg/hm2,效益可达75000~120000元/hm2。由于芦笋具有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医疗保健作用,特别是发达国家对芦笋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据估算我国年产芦笋28万~32万t,出口17万~20万t,还不能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1/5,因此芦笋栽培前景广阔。芦笋既耐寒又耐热,南北方均可种植,夏暖冬冷地区更能获得高产优质的芦笋。现将菏泽市芦笋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从土壤条件、良种选择、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采收期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总结了菏泽市芦笋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以期为当地芦笋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英国PP-Systems公司生产的CIRAS-1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大田栽培的胡红、肉芙蓉、乌龙捧盛和银红巧对四种常用于冬季温室催花牡丹植株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牡丹牡丹植株在大田条件下花前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气孔导度从早上7:00就开始下降。气孔因素是限制牡丹花前净光合速率提高的原因之一。乌龙捧盛有相对较低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具有较强的对较低光强的利用能力,银红巧对具有较高的羧化效率。  相似文献   
6.
利用英国PP-Systems公司生产的CIRAS-1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大田栽培的胡红、肉芙蓉、乌龙捧盛和银红巧对四种常用于冬季温室催花牡丹植株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牡丹牡丹植株在大田条件下花前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气孔导度从早上7:00就开始下降。气孔因素是限制牡丹花前净光合速率提高的原因之一。乌龙捧盛有相对较低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具有较强的对较低光强的利用能力,银红巧对具有较高的羧化效率。  相似文献   
7.
从品种选择及播期确定、嫁接苗培育、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早春拱棚甜瓜嫁接栽培技术,以供甜瓜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山东菏泽山药的栽培面积较大,产量和质量较高,出口量逐年增加,经济效益显著。从整地施肥、选种播种、田间管理、浇水、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出口山药的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苦瓜的化学成分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瓜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植物胰岛素、苦瓜素、多肽、糖类和氨基酸等,具有降血糖、抗病毒、抗肿瘤、抗生育、抗氧化和抑茵等功能。综述了苦瓜的化学成分和保健功能及其在食品、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其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玉米果穗维管束系统的发育及其与穗粒库容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何启平  董树亭  高荣岐 《作物学报》2005,31(8):995-1000
应用徒手切片和石蜡切片,系统观察了玉米穗、粒发育期间穗轴及小穗柄内维管束的分化、发育和联络,测量了不同维管束的横截面积;收集测定了果穗发育过程中果柄伤流液;探讨了穗、粒维管束的发育与穗粒库容的关系。结果表明,果穗内维管束联络系统的分化发育与穗分化相一致;穗柄—穗轴—籽粒的维管联络在双小穗期初步建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