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何天宇 《北京农业》2011,(6):142-143
将园林绿化的工作通过市场的运作,逐步实现市场管理,从无形到有形,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当前立体花坛作为城市植物雕塑,虽采用了滴灌和微喷的灌溉方式,但其粗放的人工管控方式,存在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基于互联网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设计了立体花坛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本系统控制逻辑原理是采集立体花坛基质土壤的湿度值,当其低于设定的湿度厥值时,控制系统自动启动灌溉程序。根据灌溉控制需求制定4条主控制程序,实现智能化灌溉的多方需求。通过本智控系统采集的基质土壤湿度值,成为基质土壤持水量的依据,为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提供有力的支持。按栽培基质土壤容重为0.27,湿度值在25%~50%计算,立体造型卡盆工艺灌溉时长为3.77min,直接栽植式工艺灌溉时长为6.35min,比人工控制灌溉时长要精准,实现节水30%以上。  相似文献   
3.
酶-超声辅助提取杨树皮总黄酮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杨树皮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并对提取出的黄酮单体进行结构鉴定。笔者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杨树皮总黄酮得率的各因素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Box-Behnken模块进行响应面试验条件优化,分析酶量、浸提液p H、酶解时间、酶解温度4个因素及各因素间交互作用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优化酶-超声辅助提取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提取液经萃取分离纯化得到质量分数为95%以上的单体,同时鉴定其结构。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杨树皮1 g,每克杨树皮在加酶量37 mg、p H 4.6、酶解时间1.75 h、酶解温度56℃下浸提后再于40℃、功率160 W下超声处理30 min,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得率可达4.56%。提取液萃取后经AB-8大孔树脂初步纯化,由乙醇/水梯度洗脱,取乙醇和水体积比为1∶1时分离得到的组分进行葡聚糖凝胶LH-20分离纯化。在葡聚糖凝胶LH-20中用质量分数95%乙醇等度洗脱,合并浓缩相同组分,并结合制备液相色谱仪进一步纯化。采用C_(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含体积分数0.01%甲酸),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1 m L/min,进样量5μL,建立杨树皮总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通过液质联用(HPLC-MS)分析、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鉴定该组分为5,7,4',5'-四羟基-3'-甲氧基黄烷醇。本研究结果既可为杨树皮的基础研究提供帮助,也可为杨树皮中功能物质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观赏芳香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芳香植物作为园林绿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备为园林绿化添资增彩的作用,从观赏芳香 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入手,分析了芳香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现状,并总结了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浅谈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建立节约型社会,是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相关领域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的过度开采应用,减少资源的损耗,以此创造更加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经济增长方式有了较为明显的转变,资源节约与合理有效应用也取得了较大成效,现代园林工程施工灌溉新技术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节约型社会的良好发展。本文主要从节约型社会下的现代园林对于园林灌溉技术的要求、能够满足植物需水并且具有高效节水特点的现代园林灌溉技术以及喷灌系统的组成等相关方面对节约型社会下的现代园林工程施工灌溉新技术应用作了相关性阐述。  相似文献   
6.
叶类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超声波清洗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通过优化超声波清洗条件降低叶类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量,研究高效、安全的农药去除方法,以期为叶类蔬菜的采后超声波清洗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比较超声波处理与清水漂洗处理在农药去除率中的差异性,并且从超声波功率、清洗时间和清洗温度等方面探究超声波处理对果蔬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清除效果,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超声波清洗条件的最佳组合,最后结合超声波清洗对叶类蔬菜中营养成分的影响,从而得出叶类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超声波清洗最佳条件。实验结果显示:当超声波功率为100 W,清洗时间为5 min,清洗温度为19℃时,得到菠菜的最佳清洗效果,农药去除率可以达到92.7%;当超声波功率70 W,清洗时间5 min,清洗温度19℃时,得到小白菜的最佳清洗效果,农药去除率达到92.1%。而且菠菜、小白菜经超声波清洗的去除效果要显著优于清水浸泡去除效果。根据不同清洗条件下抗坏血酸保留率的比较分析,得出:在使用超声波清洗叶类蔬菜时,超声波功率不应超过100 W,清洗时间控制在5 min内,清洗温度不超过25℃,这样既能够有效地去除叶类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同时对营养成分也具有较高的保留率。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清洗对不同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通过超声波清洗来降低蔬菜中农药残留量,研究高效、安全的农药去除条件,以期为蔬菜的采后超声波清洗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以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3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得出不同蔬菜的超声波清洗条件的最佳组合,进而比较不同蔬菜的农药残留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超声波清洗对于叶类菠菜、小白菜和茄果类青椒的农药残留去除效果较好,农药去除率分别达到92.7%、92.1%、90.2%,但是对于块根类胡萝卜、白萝卜的清除效果不明显,最佳农药去除率仍低于30%。超声波清洗处理对不同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是不同的,叶类、茄果类蔬菜的去除效果要优于块根类蔬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