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粉的两种主要成分淀粉和蛋白质对面制品的流变特性有显著的影响。概括了影响淀粉糊流变特性的几个主要因素:蒸煮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度、pH值以及淀粉糊浓度、盐和蔗糖的作用,同时讨论了面筋蛋白对面制品流变特性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2.
亲水胶体抗馒头老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馒头的老化是制约馒头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关键问题。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3种亲水胶体(黄原胶、海藻酸钠、卡拉胶)对馒头制品在温度4℃贮存下的抗老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黄原胶、海藻酸钠和卡拉胶对馒头均有一定的抗老化效果。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抗馒头老化效果较好的3种胶体复配比例为:黄原胶添加量为0.15%,海藻酸钠添加量为0.05%,卡拉胶添加量为0.15%。  相似文献   
3.
人工模拟抗体的制备,就是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在模板分子周围形成一个高交联的刚性高分子,除去模板分子后在聚合物的网络结构中留下具有能够发生结合反应的基团的过程.近年来,人们在人工模拟抗体的制备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获得了很多有效的合成方法,如本体聚合[1]、原位聚合[2]、乳液聚合[3]、沉淀聚合[4]、表面印迹聚合[5]、MIP膜技术[6]等,为人工模拟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非热杀菌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热杀菌是当代一类崭新的技术,它既有利于保持食品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又有利于保持原料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介绍了超高压杀菌(UHP)、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PEF)、脉冲强光杀菌(PSL)、微波杀菌(MW)、放射线杀菌(RADIATION)、臭氧杀菌(OZONE)、生物保藏(Bio-conserve)和膜分离(FilmSeparation)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其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5.
乳化剂抗馒头老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馒头老化是制约馒头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关键问题。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在4℃下,3种乳化剂(硬脂酰乳酸钙、蔗糖酯、单甘酯)对储存馒头的抗老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种乳化剂对馒头均有一定的抗老化效果。通过正交试验,得到3种乳化剂抗馒头老化效果较好的复配比例:硬脂酰乳酸钙0.15%,单甘酯0.10%,蔗糖酯0.08%。  相似文献   
6.
将山药泥与面粉、饮用水等混合成团,制作山药鲜湿面条。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山药泥、食用碱、食盐、饮用水对面条品质的影响,获得山药鲜湿面条工艺最佳配比为面粉200 g,山药泥60 g,食用碱0.4 g,食盐5 g,饮用水40 g。充分利用山药丰富的营养特性去提高传统面条的食用价值。添加了鲜山药泥制作的面条口感爽滑、有劲道、营养丰富。山药鲜湿面条为传统面条在功能性和营养性开发方面提供了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超高压杀菌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食品超高压杀菌技术的作用机理及其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压力大小、温度、pH值、水分活度以及食物本身的组成等因素对超高杀菌效果的影响;介绍了超高压杀菌对食品品质,如脂类、风味物质、Vc、蛋白质、过氧化物酶和淀粉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挤压膨化过程中食品营养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了国内外近20年来对食品原料中主要营养成分,在挤压膨化过程中所发生的理化转变的研究进展。为开发有中国特色的膨化食品提供趋利避害的膨化工艺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核磁共振及其成像技术中的FID,IR,CPMG和SE等几个基本序列,以及它们在食品中的主要应用。通过NMR序列可以测定样品中的几个重要特征参数T1,T2和T2*,同时还可以得到样品内部各个层面的成像。这些特征参数往往代表了食品中非常重要的信息,如食品中的水分分布情况、内部组织结构以及物理化学特性等,它对食品研究和实际生产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木聚糖酶在馒头制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聚糖酶在适当的添加范围内可以明显地改善馒头的感官品质,同时改善馒头心的硬度、弹性和柔软性。木聚糖酶具有明显的抗老化作用,可改善馒头在贮存过程中的品质,从而延长其货架寿命。根据馒头的感官评分、馒头皮和馒头心的硬度变化,以及馒头贮存过程中硬度和弹性的变化趋势,发现木聚糖酶在馒头制作中的添加范围为1~5 mg/kg面粉,其中3 mg/kg面粉的添加量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