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甘肃嘉峪关戈壁滩紫轩酒业葡萄园栽培的贝达及4个抗性砧木3309C、101-14、5BB、SO4进行田间栽培观察,发现4个抗性砧木只从新梢生长量来看,河岸葡萄与沙地葡萄杂交的后代生长量显著要高于河岸葡萄与冬葡萄的杂交后代,这与田间观察的节间长度3309C>101-14>5BB>SO4是一致的,4个抗性砧木在本地区栽培均表现出一定的抗寒性,新梢的生长量显著不同,由此可见4个抗性砧木及其贝达在抗旱性和耐盐碱方面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生防菌34-9对柑桔防腐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柑桔安全(无毒)防腐保鲜关系到人体健康、国际贸易、柑桔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柑桔果实容易受到青霉、绿霉和蒂腐菌的侵染而造成腐烂损失[1-4]。目前,控制柑桔采后病害的主要手段是使用化学杀菌剂,但它在柑桔中的残留毒性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危险,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原先用于柑桔采后处理的化学杀菌剂现在陆续已被禁止使用,如双胍盐等[5]。此外,杀菌剂长期在某一地区使用会导致抗药菌株的产生,从而降低其防治效果,其结果是,化学杀菌剂的使用剂量及其化学残留量大大加重,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也加大。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些新的、无毒高效…  相似文献   
3.
板栗花芽性别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雌雄同株异花,具有纯雄花序和混合花序,其中混合花序可分化形成雄花序和雌花。在实际生产中雌雄花比例失衡,雄花过多,雌花太少,严重制约了板栗的产量。自上世纪70年代起,板栗花芽分化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研究蓬勃发展,发现板栗混合花芽具有可塑性,生长调节物质及树体营养水平对其花芽性别分化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激素调控、合理整形修剪、增施磷钾肥和花期喷硼肥可促进板栗增雌增产。最近板栗花芽分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陆续开展,但与其他植物的花芽分化研究相比,进展缓慢,存在较大差距。我们综述了板栗花芽性别分化调控研究进程,分析了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困难,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旨在对板栗雌雄花芽分化调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2017年11月在广东省仁化县4个感染柑桔黄龙病的贡柑园中采叶片样品,进行常规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从不同病症叶片、典型症状叶片不同部位、初期感病树不同部位(正常和显症)叶片等3个方面分析了贡柑叶片中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叶片斑驳黄化症和均匀黄化症是与黄龙病最相关的症状,CLas含量很高;缺锌黄化症,具有黄龙病阳性与阴性两类样品;无明显黄化但呈革质化的叶片,CLas含量高。在斑驳黄化与均匀黄化叶片中,CLas的含量从叶尖到叶柄、从叶片到主叶脉呈现递增趋势,即以主叶脉与叶柄的含量更高。初期感病树未显症的部位也会检出黄龙病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一对一"护理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以在医院正规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稳定腹膜透析1月以上,应用"一对一"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管理,干预期3月,干预期结束后,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依从性性良好率、血压达标率、贫血达标率、隧道外出口感染率、低钾血症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应用"一对一"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管理后,患者依从性良好率(73.3%vs57.6%)、血压达标率(49.1%vs38.3%)及贫血达标率(47.3%vs33.5%)均分别高于护理干预以前,而低钾血症发生率(16.9%vs33.8%)、心力衰竭发生率(11.2%vs19.7%)及隧道外口感染率(6.2%vs11.6%vs)均低于护理干预以前,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一对一"护理模式能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依从性及疗效。  相似文献   
7.
不同因素对佛手瓜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佛手瓜为试材,研究不同因素对佛手瓜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的活力为280 U/(g.min),该酶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5;甲醇和乙醇在低浓度时对佛手瓜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激活作用,高浓度时表现为抑制作用;金属离子Cu2+和Mn2+对佛手瓜过氧化氢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而Na+对该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柑橘黄龙病是对柑橘产业最具毁灭性的病害, 目前没有可用的有效药剂和抗病品种, 分子检测对黄龙病有效防控至关重要。本研究对国内外常用的常规PCR和巢式PCR检测引物进行评价, 针对多拷贝的nrdB和16S rDNA基因, 构建质粒标准品并筛选适用于绝对定量PCR的最佳质粒。结果表明, 使用Es Taq MasterMix对感染 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 (CLas)的柑橘样品进行常规PCR检测时, 在评价的16对引物中, OI1/OI2c、Las606/LSS和HLBF468/R877灵敏度最高, 推荐同时使用检测黄龙病菌含量低的样品;各组巢式PCR检测引物有其适用扩增体系, 部分引物用Es Taq MasterMix扩增时出现非特异性扩增, F1/B1→F3/B3则适用Es Taq MasterMix体系, 且最高可稳定特异检出105倍稀释感染CLas柑橘总DNA样品(2×10-3 ng/μL), 是灵敏度最高的引物组, OI1/OI2c→S3/S4在Es Taq MasterMix和Ex Taq DNA聚合酶体系中均可稳定特异检出104倍稀释感染CLas柑橘总DNA样品(2×10-2 ng/μL), 是适用扩增体系最广的引物组;构建的5个绝对定量PCR质粒标准品中, pnrdB83扩增效率最接近100%, 且在2次重复试验中波动最小, 稳定性最强, 并且作为标准品对黄龙病待测样品进行绝对定量时, 各样品在2次重复试验中的拷贝数差值最小, 是本研究筛选的最佳质粒。本研究的结果将为柑橘黄龙病菌的定性和定量分子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初选出的4个矮化型湖北海棠种质资源,以M系砧木(矮化或半矮化)和普通湖北海棠(乔化)为对照,从无融合生殖特性、矮化相关指标以及作为苹果砧木矮化性比较试验等方面进行检测、分析,并结合SSR分子标记鉴定,发掘出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的湖北海棠半矮化品系‘龙王1号’、‘龙王2号’、‘兴山16号’和矮化品系‘兴山24号’,为苹果矮化栽培提供优良矮化砧木。  相似文献   
10.
经多年实地调查及引种观察,表明湖北大别山区板栗种质分布有3个种,即板栗( Castanea mollissima Bl . )、茅栗( C. seguinii Dode. )和锥栗( C. henryi Rehd. et Wils. ),其中板栗有18个栽培品种(类型)。本研究对各种质资源的主要性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对其利用价值进行评价,为板栗育种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