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23篇
  7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优质超高产玉米杂交种正红31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玉米自交系K 236作母本,21-ES为父本组配,育成优质超高产玉米杂交种正红311.正红311四川省区试产量高达7 789.5 kg/hm2,比对照川单15号增产17.5%;籽粒容重为763g/L,粗蛋白质10.8%,粗脂肪5.4%,粗淀粉75.1%,赖氨酸0.30%,综合品质优;并具有抗病、抗倒伏力强,株型好和适应性广等特点.正红311适宜丘陵山区种植,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及加工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大田环境下的多份甘蓝型油菜的品种或品系为材料,研究了活性炭对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对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胚状体发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不仅提高了胚产量,而且有利于小孢子胚的正常发育,添加活性炭的固液双层培养基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核背景下线粒体复合体活性对玉米C型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影响,明确其与花药败育的关系.以同质异核不育系K932S、K169S、近等基因恢复系K932R和保持系K169为材料,采用植物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对花药发育不同时期的5个线粒体复合体活性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除花粉母细胞时期复合体Ⅱ、Ⅳ外,其余时期不育细胞质复合体Ⅰ、Ⅱ、Ⅳ活性在K169核背景下显著高于K932,绝大多数时期复合体Ⅲ、Ⅴ的活性则相反,但存在恢复基因时,K932R可改变部分时期不育细胞质不同线粒体复合体的活性.在二分体时期,不育细胞质复合体Ⅱ、Ⅲ、Ⅴ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可育胞质,而其他多数时期5个复合体的活性则相反.由此可见,在花药发育不同时期,核背景对玉米CMS-C不同线粒体复合体活性均有显著影响;相同核背景下,二分体时期不育细胞质复合体Ⅱ、Ⅲ、Ⅴ活性比正常细胞质显著降低,可能与CMS-C花药败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小豆种子活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早熟、丰产、抗逆性强的小豆新品种的选育以及大田生产中选用优质小豆种子均需要了解种子的活力水平。本研究选用3个小豆品种的新、陈种子,应用电导率法和发芽法进行种子活力测定,结果表明:小豆种子试样间在电导率、发芽势、发芽率、幼苗生长量和活力指数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不同品种间种子活力水平表现为红小豆LSH1>绿小豆>红小豆8937;同一品种的活力水平表现为新种子>陈种子;电导率值与种子活力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8667)。本研究认为,电导率法是测定小豆种子活力的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不同成熟度玉米种子活力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玉米自交系48-2和杂交种正红311为材料,应用标准发芽试验法和电导率法研究了不同成熟度玉米种子的活力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种子成熟度的提高,种子活力指数显著提高,电导率则呈降低的趋势。繁殖自交系48-2亲本时,以授粉后50 d采收为佳;而生产正红311杂交种子,则授粉后45d收获即可。  相似文献   
6.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特长果突变系选育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 16 9份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新材料中 ,鉴定出了 2 1份特长果株系 ,其主花序中部角果长度一般在 12cm以上 ,果身长度在 10cm以上。其中 ,最长角果系为“H2 18” ,其平均角果长度达到了 18 12cm ,果身长达到了 15 2 5cm ,最长果单株角果长度达到了 19 34cm ,果身长达到了 16 2 0cm。并在该系中一个折断了主花序的单株上 ,得到了一个极端最长达 30 5cm ,果身长达 2 5cm的超长角果。本研究中所获得的特长果材料与现已报导的特长果材料有着完全不同的遗传来源 ,其角果和果身的长度也大大超过了现有特长角突变系的相应长度。它们在油菜育种及遗传研究中将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在它们的亲本中 ,却未曾见到长角特性 ,所获得的特长果性状都是在杂种后代分离和选育过程中发生的 ,其形成机制和遗传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提高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产胚率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10个甘蓝型油菜基因型为材料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对如何提高可培养的基因型范围和产胚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严格选择小孢子处于单核晚期的花蕾,在低温下分离小孢子,并采用含活性碳的NLN固液双层培养基,可大大提高产胚的基因型范围及产胚率。在固液双层培养基上,10个供试材料中有7个获得了小孢子胚,产胚量最高的达580个胚/蕾。而在单层液体培养基上,仅有4个基因型得到了胚,最高产胚量为48个/蕾。前者比后者平均产胚率提高1-10倍。在小孢子胚发育至球形和早期鱼雷型阶段时,添加新培养液进行振荡培养,可提高胚胎发育的同步性,畸形胚大大减少。经过这些改进,使在含琼脂浓度较高的培养基上培养的子叶形胚直接发育成植株的频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高淀粉、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正红115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以美国玉米带杂交种3163为基础材料,通过南北穿梭同步定向育种新方法,用自交系48-2作测验种在S1和S3早期分离世代连续进行早代测定和定向选育,同步育成玉米新自交系K169及其组配的杂交种正红115(K169×48-2)。正红115子粒粗淀粉含量高达75.7%,并具有综合品质优、产量高、抗病及抗倒伏力强、株型好和适应性广等特点。正红115适宜丘陵山区种植,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及加工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一、品种来源正红6号是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利用美国玉米带优质种质资源,采用四川——海南穿梭系谱育种法育成的深粒高产、优质、多抗、紧凑型玉米突破性杂交种。2003年通过四川省和贵州省审定,并被四川省品审会推荐为重点推广品种。二、主要特征特性1.高产稳产2001~2002年正红  相似文献   
10.
以辐射诱变获得的玉米红轴突变体698-3R为材料,通过遗传交配设计分析轴色的遗传规律,利用SSR-BSA法初步定位轴色基因,并对候选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1)突变体698-3R的红轴对白轴性状表现为显性遗传,受一对核基因控制,初步定位在第一染色体上的SSR标记phi095与umc1452之间,与phi095相距3.9cM,与umc1452相距7.1cM,将该基因暂定名为C(t);(2)以轴色基因 P1的cDNA为模板克隆C(t),发现698-3R有3个C(t)转录本,而野生型698-3中至少有2个;预测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698-3R中3个C(t)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P_1-wr蛋白一致,突变使其获得完整的MYB结构域和酸性激活域,而野生型698-3中698-3-P-1蛋白由于编码序列缺失导致移码突变,不具有该功能结构域;(3)对C(t)基因qRT-PCR分析发现,除25DAP外,其余4个时期在698-3R中表达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698-3;以 A1和 C2基因表达验证分析发现,C(t)与验证基因表达模式一致,说明C(t)可能具有 P1激活调控 A1和 C2基因表达的功能。推测该红轴基因C(t)可能为一个 P_1-wr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