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农科建设为我国农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学体系的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指出了传统农学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不足,以期从培养爱农情怀、改良课程体系、转变课堂模式、实施多元化考核和建立健全实践平台等方面进行革新,构建新型农学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目前农业发展方向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作者简介:魏庆兰 E-mail:2633767835@qq.com  相似文献   
3.
内民粱1号是内蒙古民族大学以不育系NM201A为母本、恢复系NM203R为父本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后选育而成的早熟型糯高粱杂交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高抗逆性等优势。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赤峰市等地区推广种植,于2023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高粱(2023)150016。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农艺性状演变情况,本研究对2002—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审定通过的109份大豆品种的骨干亲本品种来源、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主要通过杂交育种、复交育种与系统育种进行大豆品种选育.选育机构主要来源于3个方向,分别是科研院所、企业公司以及两者合作育成(院企合作...  相似文献   
5.
农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农学学子承载着我国种业的未来,高校更是承载着我国全方位人才培养的重任。随着种业市场的快速发展,对种业从事人员的综合能力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和期盼。针对目前农学专业在培养学生中存在教学方式传统、考核方法单一、实验内容陈旧及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对如何在新农科背景下更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分析,探讨如何在新农科背景下培养适应目前行业变化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余忠浩  周亚星  周伟  王静  张立东 《种子》2022,(10):139-148
为更好地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演变规律及骨干自交系利用情况,进一步促进玉米育种发展,对2002—2021年间内蒙古自治区审定的821个普通玉米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新品种选育机构主要来源于4个方向,分别为科研院所、企业、个人选育和合作育成,其中由企业直接育成的品种数目最多,占全部品种的78.81%。亲本骨干自交系的来源较为广泛,属于唐四平头群的黄早四衍生自交系昌7-2、K 12和吉853,Ried群的K 10和Lancaster群体的Mo 17等。20年间内蒙古自治区审定的玉米品种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2.49%~16.74%之间,其中变异系数较高的是穗位、株高、产量和百粒重4个性状,表明这几个性状在性状演替中变化最大。玉米各农艺性状间均有较强的关联性。审定品种的平均产量和株高在不断上升,除早熟品种的穗位高度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外,中、晚熟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如百粒重、穗长、穗粗、穗行数、穗粒数、穗位和出籽率在不断下降。通过主成分分析和DTOPSIS两种分析方法筛选出13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玉米品种,可进一步改良其亲本自交系参与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内蒙古自治区...  相似文献   
7.
丰富的种质资源能够提升种业的创新能力并支持现代种业的高速发展,是加速现代种业发展步伐的基础,也是我国种业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种质资源普查、保护和利用的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护网络建设、评价体系构建和人才队伍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综合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大豆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旨在为内蒙古自治区品种选育中亲本选择及筛选优良品种提供理论参考。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TOPSIS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109份大豆品种6个性状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6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2.5964~2.8692,变异系数为6.79%~20.1%,其中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最低,遗传最为稳定。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出3个主成分,累计遗传贡献率为79.98%,并构建优良品种评价方程S=0.48S1+0.31S2+0.21S3。运用主成分分析和TOPSIS分析选出7个综合排名靠前的品种,可在新品种选育中作为优良亲本使用。通过聚类分析将109份大豆品种分为5类,其中第Ⅰ类综合性状最好,可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优良大豆品种,第Ⅴ类仅有‘登科2号’具有极短的生育期,可在无霜期短的地区进行推广或者参与极早熟品种的选育。内蒙古自治区大豆品种类型繁杂多样,大豆育种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但是高品质大豆品种匮乏,还需着重关注大豆高油、高蛋白育种,并且选育亲本大多来源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而本地品种并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也是限制内蒙古自治区大豆...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西辽河地区高粱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以199份高粱种质资源为材料,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16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西辽河地区高粱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变异范围在6.51%~53.75%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介于0.678~2.046之间,株高(53.75%)和穗形(50.06%)的变异系数最大,茎粗(2.027)、穗柄长(2.020)、千粒重(2.046)3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6个农艺性状简化为9个主成分,累计遗传贡献率为86.702%。构建高粱种质资源评价方程,作为评价高粱种质农艺性状的综合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199份高粱种质划分为四大类群,分别对应早熟矮秆高粱、中早熟紧凑型高粱、中熟抗倒伏高秆高粱以及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育种亲本,可在高粱新品种选育时根据育种需求有目的地选取育种亲本。  相似文献   
10.
耕读教育对于农业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优秀耕读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推广传承耕读教育既是当下的时代课题,也是人才培养的实践要求。针对农学专业开设耕读课程的必要性、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改革与创新点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农学耕读课程教学更好地开设农业发展史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开展耕读教育涵养“三农”情怀的保障机制走出一条兼具时代气息和学科特色的立德树人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