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 近二年来,由于多种因素,我县的桑园面积从3.48万亩减少到2.58万亩,蚕茧总产由1984年的688.8吨减少到588.2吨。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本县的6个乡、12个村、16个村民小组的191户蚕农中对蚕桑生产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总于后。(一)蚕农对承包桑园的态度:通过对191户蚕农测验,对承包桑持积极态度的有15户,占调查总户数的7.85%,承包桑园面积35.7亩,占调查总桑园面积的8.54%;对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果间距留果对‘翠冠’和‘丰水’梨产量与果实品质的问题,本试验以‘翠冠’和‘丰水’梨为试材,采用果间距法留果,研究了不同果间距留果对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翠冠’和‘丰水’2个品种的单果重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随果间距的增加呈升高趋势;而单株产量、石细胞含量却随着果间距的增大呈降低趋势;但不同果间距留果对果形指数、果心比例、果实硬度影响不大;可滴定酸与维生素C含量均随果间距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都是在果间距25 cm处理时达到最大。研究表明,‘翠冠’和‘丰水’在疏果时将果间距控制在25 cm时产量和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3.
<正> 一、蚕桑生产的历史与现状涟水县早在1929年蚕茧产量就曾超过500吨,当时的高沟、梁岔、大东等地约1/3农户养蚕,并已有抽丝、纺丝线、织丝带等习惯。后因长期战争,桑树被砍,到解放前夕,养蚕业几乎绝迹。建国以后,蚕桑生产的发展几经起落,到1958年桑园发展到9185亩,产茧70.2吨,是1949年的11.7倍。但1959~1962年期间,由于受连续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毁桑种粮,到1962年底,桑园只剩1833亩,蚕茧产量16.2吨。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只有1958年的20%和23.1%。1963年以后,重新发展,1966年蚕茧产量达76.0吨。到1976年底,桑园达11700亩,生产蚕茧203.5吨。粉碎“四  相似文献   
4.
以2年生‘翠冠’梨幼树为试材,分析年生长周期内植株根、干、枝、稍、叶的N、P、K、Ca、Mg、Fe、Mn、Cu、Zn 9种矿质营养含量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N、P、K、Mg 4种矿质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季节前期含量降低,中期先增后减,后期增加;(2)植株生长季节前期Ca、Mn、Zn在各器官中先降后升;中期在根、干、枝中变化很小,叶片中Ca、Mn先增后减,Zn先减后增;后期含量增加;(3)Fe和Cu含量在植株根、干中呈现出先增加至峰值而后降低的类似正态分布的变化。生长前期,枝中Fe、Cu先增后减;新梢和叶片中Fe含量升高,Cu含量降低。中期枝中Cu先增后减,Fe含量变化小;新梢和叶片中2种元素含量变化小。后期根系中Fe含量下降,其他各器官中2种元素的含量均增加。在果园年周期管理上,应该关注梨树春季营养生长开始之前树体的营养贮存,同时应该注意中期适量追肥。  相似文献   
5.
<正> 涟水县蒋庵乡官荡村第八村民小组,共有57户,现有桑园168亩,占耕地总面积44.21%,户均2.95亩。1988年户均产茧237公斤,加上桑园套种产值,桑园平均亩产值达966.39元,户均产值2848.31元。农户都很重视蚕桑生产,村、组非常重视蚕桑生产的服务建设。组里专门购置了一台机动喷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