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绿豆良种筛选与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从中国农科院引进15个国外绿豆品种(系)。经两年鉴定试验,筛选出高产、优质和具有多种适宜间作套种性状的绿豆良种VC1973A(中绿1号);又进行了一系列栽培试验。1988年起在生产上试种、示范,三年累计种植面积达22万亩。主要是在现有耕地上实行间套,在果、林行间栽培,以短养长。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增加产量,培肥地力,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豇豆优异种质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和1993年在北京、安徽、河南等地,对“六五”和“七五”期间鉴定筛选出的230份豇豆优异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鉴定,筛选出204份较好的资源。其中矮生37份,早熟42份,大粒38份,多荚54份,高蛋白与高抗性材料33份。  相似文献   
3.
将“六五”和“七五”期间各省、市初步选出的优异种质,包括单一性状和综合性状优异的种质资源,在“八五”期间进行再评价。安徽试点承担小豆优异种质产量鉴定、豇豆优异种质产量鉴定和豇豆优异种质资源观察鉴定圃等三项试验。经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初步选出7—8个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的小豆和豇豆品种,还选出一批具有矮生、早熟、大粒、多荚、蛋白质含量高的单项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供育种、生物科学和生产上利用。  相似文献   
4.
<正> 七十年代末以来,淮北冬闲地油菜发展很快.但由于季节晚、地力薄以及冻害等原因,单产一直很低,1980年平均亩产仅85斤.但是也有的地方产量比较高,如同年阜南县的15万亩油菜平均每亩达131斤,并有不少田块单产超过300斤,这就说明了在淮北冬闲地种油菜,增产潜力是很大的.为了探索冬闲地油菜高产生育规律和增产途径,从1980年起,我们进行了淮北冬闲地油菜亩产300斤以上动态指标和栽培措施的研究.在统一试验设计和措施方案的指导下,前后共有十四个地、县农科所和农业局参加,并坚持边研究边推广,通过多方协作,促进了油菜生产的发展,四年累计单产超过300斤以上的面积已达50万亩左右,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证明试验结果在大面积生产上具有重演性,动态指标基本吻合,栽培措施切实可行.经过四年试验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丰富的品种资源是农业生产和科研的物质基础。品种资源中的地方名优品种,因具有多样的优异性状,更为人们喜爱和珍视,大都有其辉煌的历史。但是,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和创新品种的推广,地方名优品种就逐渐显露出它的缺点和不足。为什么有的地方名优品资现已濒于灭迹或已名存实亡?除了人为原因外,品种自身的缺点也是重要原因。明光绿豆是我省名优特产,在国内外久享盛誉。但是,目前正处于进退维谷,有被外来良种挤掉的危险。现从明光绿豆的兴衰,谈谈今后地方  相似文献   
6.
文章报道了我省5种豆类318份食用豆品种资源农艺性状的鉴定结果.对主要性状及其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和分析,还进行了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了单株荚数是产量结构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豇豆优异种质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和1993年在北京、安徽、河南等地、对“六五”和“七五”期间鉴定筛选出的230份豇豆优异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鉴定,筛选出204份较好的资源。其中矮生37份,早熟42份,大粒38份,多英54份,高蛋白与高抗性材料33份。  相似文献   
8.
冯庆平  王献志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2):145-146,176
历经5a(1992~1996)的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宜沿淮行蓄洪区灾后迟播的早熟作物豇豆I1293、绿豆C03408、C03052、C02079、小豆B0034、玉米皖黄早、皖白早和甘薯559。并探讨了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