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冬小麦F_1的杂种优势及其与双亲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研究报道认为,小麦与玉米、高粱一样,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但是根据国外在七十年代初期的试验结果,小麦杂种优势不能令人满意,在产量上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其主要原因在于亲本选配不当.近年来国外报道,利用不同生态型的丰产品种进行杂交,能获得最好的产量优势.本试验通过春性和冬性两类不同生态型的品种间杂交,连续进行二年杂种一代的优势测定,为有目的地选配杂交亲本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芦笋学名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 L),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我国种植芦笋虽有百余年历史,但大规模种植只是近期内随外贸需量激增而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我国创汇农业中的拳头产品,全国有10多个省市正在大力发展种植之中,据统计,全国种植面积已达100多万亩.可是芦笋的生产用种几乎全部依靠进口,不仅耗费大量外汇,增加农业开支,并常有种子品质低劣.混杂退化等现象。当前芦笋生产中突出的问题是茎枯病危害猖獗,对生产和出口创汇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尽管芦笋茎枯病的药剂防治和农业综合防治都有一定效果,但是根本解决病害还是要从抗病育种着手。  相似文献   
3.
石刁柏无性系单交种的选育与繁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两个进口芦笋品种UC72,UC800中选择优良雌,雄植株,经组织增减生根测试,筛选试管易根型材料,从中选择交杂亲本,采用NCⅡ交配杂交组合,通过田间鉴定试验和亲本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确定优良亲本,并用组培快繁方法无性繁殖优良组合的亲本株,建立中区进行芦笋无性系单交种的规模制种。  相似文献   
4.
康乃馨又名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原产南欧,素有世界名花之称。我国已有七十余年裁培历史。它品种繁多,色泽各异,有白、红、黄、紫等纯色花,也有红白镶嵌和红黄相间等复色花。它花瓣多重,花朵娟秀;枝梗挺拔,叶片细巧,瓶插保鲜期可达20天以上,是著名的切花品种。在国外它常用于喜庆、迎宾、探友、宴会,在国内,仅少数大城市花卉市场上零星可见,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5.
冯晓棠  徐耀泉 《园艺学报》1995,22(2):197-198
芦笋单交组合产量的测验分析冯晓棠,彭明生,徐鹤林,徐耀泉,缪美华(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江苏省连云港市蔬菜研究所,22100)关键词芦笋;产量;配合力AnalysisofYieldTestofAsparagusinterlinea...  相似文献   
6.
石刁柏两性花的研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彭明生,冯晓棠(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石刁柏(AsparagusofficinalisL.)通常称芦笋,为雌雄异株作物。偶而在其自然群体中也能发现雌雄同花的两性花植株。这种植物在遗传上属雄性,...  相似文献   
7.
芦笋组织培养生根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经多次增殖培养的无根芽丛,取2~3mm大小茎顶为外植体。在三种生长素(IAA、IBA、 NAA)单用、二种互用、三种复用的MS培养基上以三种复用的培养基生根效果最好。44份芦笋供试材料试管生根分易根型、中间型和难根型三类(生根率分别为接近100%、50%左右和30%以下三级),各占16、59、25%,后两类生根率随激素配比改进得以提高。以上研究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芦笋试管生根技术。  相似文献   
8.
桃芽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树长期采用嫁接繁殖,育苗周期长,成本高,工效低,更不能满足优良新品种扩大繁殖的需要。为此,进行了桃试管苗培养试验。 材料和方法 以普通桃中特早熟水蜜桃品种雨花露及桃的观赏变种寿星桃和碧桃为试材,于桃花凋落,新叶萌发之时在田间选健壮树的一年生枝条,剪取1厘米左右的顶梢,去叶,消毒。消毒方法:用0.3%新洁尔灭液振荡洗涤。用水冲净,再用75%酒精漂洗数秒种,最后用0.1%昇汞液消毒10分钟。  相似文献   
9.
小麦“矮变一号”矮秆遗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降低小麦茎秆高度,是在高肥水栽培条件下获得小麦高产的重要途径之一。“矮变一号”是陕西省西安市农科所于1972年从“矮秆早”小麦中选得的天然变异株。该品种具有冬性较强、矮秆性稳定、株高为26~29厘米、穗大、叶片挺等特点。1976年引入我所,除广泛用作矮秆亲本外,并进行矮秆遗传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芦笋茎枯病的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笋茎枯病的药剂防治试验彭明生,冯晓棠(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南京210014)近几年,我国芦笋茎枯病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而不断蔓延,常造成大幅度减产,大面积死亡。1993~1994年我们以生产上常用药剂与近年来新研制的药剂为材料,进行了室内药剂毒力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