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1.
全文从全国油茶发展现状及趋势、云南油茶发展现状、发展基础、发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研究,提出了云南省油茶实现高质量发展对策和建议,以供云南省政府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云南高原山地油茶籽油品质及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以云南高原山地主产区初选的37株油茶优树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37株油茶优树的油茶籽油.结果表明:云南高原山地油茶籽油平均含油率为46.87%,油脂主要由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等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左右,油酸含量72.52% ~84.7...  相似文献   
3.
云油茶9号油茶优良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出适宜云南高原山地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本土油茶优良品种,按照初选、复选、决选、子代测定、区域性试验、生产性试验等选育程序,先后在云南省的文山、红河和曲靖等3个州(市)进行选育,选育工作自1977年优树选择开始至2016年品种审定,历时39年。选育的云油茶9号油茶优良品种具有生长旺盛、产量高、出籽率高、含油率高、茶油品质优良等特性,其种仁含油率51.7%,平均单果重28.12 g,冠幅投影面积产果量1.82 kg·m^-2,鲜果出籽率53.21%。通过在4个县的区域性试验表明,该品种不仅生长发育表现良好,而且主要基本性状保持稳定,适应性强。于2008年通过云南省认定,2016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云南省首批审定、推广应用的本土优良油茶品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云油茶3号"等5个油茶品种在师宗县的早期引种栽培效果,对5个栽培试验品种的生长量、结果数量、果实性状、种仁脂肪酸组成等23项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栽培6年后,5个油茶品种在师宗县不仅生长发育良好,而且长势旺盛,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5个油茶品种平均树高1.52-2.47m、地径1.85-3.18cm、冠幅0.3-0.85m~2、单株结果数23-39个、种仁含油率46.8%-54.2%、油酸含量占80%左右;5个油茶品种的树高、地径、冠幅、单果重、果纵径、两径均值、结果数、出籽率等13项调查指标均存在一定的显著性差异,其中地径差异最大;生长量方面,云油茶9号最优;果实大小以13号最佳;茶油品质则是14号最为优质,且同一个品种并不兼备所有的优良特性;通过模糊综合评判,云油茶9号综合性状品质最佳,其余依次为云油茶13号、云油茶4号、云油茶3号、云油茶14号。  相似文献   
5.
以"云油茶9号"油茶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嫁接方法、嫁接时间、接穗处理、遮阴材料和砧木径粗对高原山区油茶高接换种成活率、新梢生长量及新梢发枝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原山区特定的生态条件下,采用切接法,在春季(2月中下旬至3月中旬)嫁接,以棕皮作为遮阴材料,选取砧木嫁接口径粗3.01-5.00cm的砧木部位,接穗用清水随泡随用处理,其嫁接成活率最高,新梢生长量及发枝量也较大,是适宜云南省广南县油茶高接换种推广应用的最佳方案。该研究结果为高原山区油茶高接换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山地油茶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料树种,还可以加工为工业原料和医药原料.课题组介绍了山地油茶的生物特征、经济和产业方面的价值,阐述了山地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栽培准备、整地、栽培、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五方面分析了山地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具体内容.研究结果:1)山地油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产业价值.茶...  相似文献   
7.
油茶是一种具有非常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食用油料树种,但油茶生长周期较长,在种植前期基本没有什么收益。为了增加油茶种植的前期收益,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油茶复合经营模式应运而生。课题组针对“油茶+茶叶”复合经营技术进行探讨,对“油茶+茶叶”复合经营模式下的管理技术和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油茶复合经营模式的优化和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