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影响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游动孢子产生的条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间歇性地给菌丝块换水可以诱导菌丝产生孢子囊,进而释放游动孢子。挑取5~8块直径为8mm于利马豆或V8汁平板上培养4~8d的菌块,置于直径7cm的培养皿内,加入蒸馏水正好没过菌块表面,每30 min换水一次,换水4次后加入15 ml Petri培养液,25℃、黑暗条件下培养18~20 h,可诱发菌块大量产孢。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种衣剂处理对辣椒疫霉菌的侵染过程及辣椒植株的防御酶系均有影响。包衣处理的叶片上休止胞的萌发畸形,不形成附着胞,无力侵入寄主,侵入时间也比对照明显滞后,菌丝在寄主组织内的扩展速度及孢子囊产生的数量明显受到抑制。接种后,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出现活性高峰后开始下降。表明甲霜灵对寄主植物抗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间性,且与疫霉菌的激发有关。  相似文献   
3.
大豆种衣剂大面积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禾谷镰刀菌毒素对小麦叶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在禾谷镰刀菌粗毒素的作用下,小麦不同抗赤霉病品种三叶期的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如质膜内陷和断裂,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和细胞核结构被破坏,细胞器的基质电子密度下降。损害发生最早最严重的是质膜和叶绿体膜。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的超微结构受害轻、反应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用粉锈宁处理的萌发小麦α-淀粉酶活性测定,确定了粉锈宁在抑制丝状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同时,也抑制了控制α-淀粉酶合成的赤霉素的合成。外加赤霉素可减轻粉锈宁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抗赤霉病类型品种的病理解剖学;发现抗病品种穗轴线管束数量比感病品种的多;穗轴节上部的节间组织排列较下部节间组织致密;菌丝体只存在于穗轴维管束的导管内.并且抗病品种内的菌丝体数量比感病品种数量少、且发育不良;感病品种穗轴组织的坏死速率为抗病品种的7倍。  相似文献   
7.
小麦根腐病的流行强度受气象因子的影响很大,小麦扬花期旬平均气温10℃以上,相对湿度80%以上,病害流行起点值高。在小麦生育后期出现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当年根腐叶枯发生严重。小麦扬花期病情指数5%左右,当年病害流行强度1级;叶部病情指数20%左右,当年病害流行强度可达4级。据病害发生程度与小麦扬花期叶部病情以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研究结果,研制出两种予测根腐叶枯流行强度的方法,置信度90%以上,可用于指导根腐叶枯的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霜霉菌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0-1981年笔者在黑龙江省的牡丹江、松花江、绥化、娣江、黑河等地区进行调查时,采集到霜霉标本50余份,鉴定出40个种,其中有5个新种,1个新型,7个省内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小麦叶枯性病害预测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多年的调查资料,利用全过程汉行速率模拟叶枯性病害流行动态,同时筛选出四个主效因子,并用四个主效因子进行几种预测方法的比较,结果是以回归预测准确率最高并建立了蜡熟期病指的回归预测式。Y=-23.8602+11.03462x1+0.6175x2-6.3786x3-0.1263x4。  相似文献   
10.
地乐胺(dibutralin)可降低大豆幼苗根腐病的发病率和严重度,可使大豆幼苗的RNA含量和叶部蛋白质含量增加,RNA酶活性提高,对蛋白酶的活性无影响,这说明地乐胺可诱发某些应激蛋白的产生。另外DNA含量和根部蛋白质含量略减少,幼苗体内IAA,GA,Z,ABA4种激素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对大豆根腐病的发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