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水稻某些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近年来,光合特性和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为了更有效地进行作物丰产栽培及高光效育种,我们研究了水稻各种光合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1979—1982年对水稻P_n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净光合速率(P_n)属数量遗传性状,受微效多基因控制;水稻P_n主要受核基因组所控制,一般不表现细胞质遗传。控制水稻P_n的基因数目至少在10对以上;水稻P_n的遗传力因组合不同而异。广义遗传力为34.85—66.50%,狭义遗传力为24.40—34.00%;当选择率为5%时,群体所能获得的P_n遗传增量为1.62—3.01mgCO_2/dm~2·hr。  相似文献   
4.
作物光合作用的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烟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0-35℃范围内处理烤烟苗7d,于大十字期,生根期及成苗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烟苗生长及光合作用。对烟苗各生育期生长及光合作用最适宜的气温为25℃左右,这时,烟苗的叶面积、地上部干重与鲜重、根系生长发育以及单株干重与鲜重的生长最佳,根/冠比值最大;其净光合速率最强,气孔导率最大,气孔阻力最小,叶绿素含量较多,蒸腾速率强,水分代谢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杉木幼树的生长与某些生理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是我国南方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为了了解杉木幼树的生长情况与生理特性的关系,特别是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我们在杉木幼林中进行了某些生理特性的测定. 一、试验材料及方法试验地为贵阳市孟关公社石龙大队林场杉木林.造林地分别采用带状、全面及撩壕三种不同整地方法.在带状整地杉木幼林中,秋季分别测定1年生杉木生长健壮的幼树及生长衰弱的幼树的净光合速率及呼吸速率,重复三次.翌年春季,调查了不同整地  相似文献   
7.
不同株型水稻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理想的株型,可以保证从空间结构上来提高光能利用率;而良好的光合特性,则是获得高产的生理基础。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为了研究不同株型水稻品种的光合特性,1978年以中秆直立型、中秆较直立型及高秆披散型共5个品种做为试验材料,其中以当地农家品种“小白粘”为对照。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型烟草叶面肥——“烟丰”系列叶面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两烟是我省的重要财政支柱,发展我省烟草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烟叶质量不能满足需要。当前,提高产品质量求发展,势在必行,这就要求能够生产出优质烤烟。施用  相似文献   
9.
烤烟成熟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变化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烤烟成熟过程中各部位叶的叶龄差异导致各生理特性的变化。叶龄与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之间分别呈正相关;叶龄与比叶重、气孔阻力之间分别呈负相关。Pn受多种生理因子的影响,成熟过程中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与Pn呈正相关;比叶重、气孔阻力分别与Pn呈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对Pn的直接影响最大,直接通径系数达0.6332,比叶重、气孔导度、气孔阻力及蒸腾速率都是通过叶绿素含量对Pn产生影响,比叶重还通过气孔导度间接影响Pn。剩余通径系数仅为0.1943。所以,叶绿素含量是影响Pn的极为重要的因子。这些变化及相互关系为烤烟采收及选种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作物产量的形成,主要依靠来自太阳辐射中的光能。农作物的生长,实质上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进行转化的过程。农作物利用太阳光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粮食、燃料、纤维、饲料等具特定性质的高分子物质。在植物的干物质中,90—95%是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利用光能合成的。地球上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每年生产的有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