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菇是湖南省草菇地方品种,原产地浏阳,因最先栽培是以麻杆为基质,故此而得名。麻菇栽培历史悠久,清代同治12年(1873年)湖南浏阳县志卷三十七第十八页记载“县西南刈麻后间生麻菌……”距今已有100多年。麻菇以干制加工为主,其产品是我省著名的土特产品,畅销东南亚。 (一)麻菇的营养成份麻菇香味极浓,味美,是草菇中的上品。营养价值极高,干品含粗蛋白43.38%,纯蛋白29.07%,几乎高于所有任何其它食用菌的含量,维生素C含量也是食用菌中最高的(表一)。麻菇的氨基酸含量丰富,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其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9.55%(表二)。麻菇也是一种无公害蔬菜,各种有毒物质的含量均低于标准(表三),符合湖  相似文献   
2.
平菇杂交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采用杂交方法进行平菇育种的研究,通过单核菌丝的特性观察,配对杂交,拮抗试验,同工酶分析,出菇试验和品比试验,筛选出了2个高温型的高产杂交组合13—8×8—54和26—11×8—54。在品比试验中,13—8×8—54的生物转化率为107.2%,单产比优势亲本和对照增产22.6%;26—11×8—54单的生物转化率为103.2%,单产比优势亲本和时照分别增产24.0%和17.7%。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遗传类型的亲本进行杂交,这是选育平菇新品种的一条快速、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天然芸苔素内酯对水稻幼苗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以及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对水稻幼苗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活力的影响,研究天然芸苔素内酯减轻胺苯磺隆对水稻药害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其作用机理与水稻幼苗GSH含量、GST活性变化没有太大相关性,可能与其能间接激活水稻幼苗ALS活力有较大相关。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带来了巨大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种植了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近 40%,主要农作物普及率达 90% 以上,获得了全球 50% 以上的经济效益。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 1998 年开始种植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仅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 2%~4%。参考了美国农业统计服务局(NASS)美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数据及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1996-2019 年间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数据,概述了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现状,分析了美国及中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趋势,展望了我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前景。随着 2022 年转基因作物监管政策的明朗化和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审定标准的具体落实,我国的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必将迎来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分离自六蕊假稻的6株稻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oryzae)的培养特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以便了解该菌的生长特点,为病害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稻平脐蠕孢菌菌丝体对环境的要求不高,在20~35℃、pH 5~10、光照或黑暗条件下都能生长,但在25~30℃、pH 7~8、持续光照条件下,菌丝体生长速度更快。菌丝体在测试的5种糖源培养基上都能生长,但葡萄糖和麦芽糖更有利于菌丝生长。除尿素外,在硝态氮、铵态氮和铵硝态混合氮源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但硝态氮为氮源时菌丝体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机直播田草害难除问题,在安徽省宣城地区进行了机直播水稻"播喷同步"机械化除草试验。结果表明:300 g/L丙草胺(450 g a.i./hm~2)+10%苄嘧磺隆(30 g a.i./hm~2)和30%丙草胺(585 g a.i./hm~2)+10%苄嘧磺隆(30 g a.i./hm~2)处理均对水稻生长安全;机械施药26 d后,对田间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碎米莎草(Cyperus iria)和节节菜(Rotala indica)、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等阔叶草的植株密度防效均在93%以上,水稻产量在9 000 kg/hm~2以上。试验表明,300 g/L丙草胺+10%苄嘧磺隆和30%丙草胺+10%苄嘧磺隆均可以在机直播水稻"播喷同步"机械除草技术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超级稻病虫发生特点及其药剂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级稻从孕穗末至齐穗期如遇上连续阴雨天,稻曲病大发生,纹枯病发生较普遍;二化螟、稻飞虱发生量大,危害较重。在超级稻大田生长期,抓住施药适期,选用高效、内吸、广谱、环保型农药,进行3~4次防治,可有效防控病虫危害,达到节本增效、减少农药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9.
金针菇(Collybia velutipes)属口蘑科,金钱菌属。除日本和我国台湾省栽培比较多外,其它地区和国家栽培较少。为在我国进一步发展金针菇生产,我们于1982年9月~83年4月,对引进的5个金针菇菌种,进行了品比试验,初步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供试菌种有C_1(上海食用菌所)、C_2(三明真菌所)、C_3(长沙市八中)、C_4(长沙赤岗冲菌种场)和C_5(湖南新乡县食菌所)。 (一)温度试验:品种为C_1、C_2、C_3和C_4用PDA培养基,于1983年2月19日接  相似文献   
10.
1996~1999年连续4年对南方抛秧稻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化学除草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抛秧田杂草发生早、快、多 ,危害较移栽稻田严重 ,容易造成草荒。抛秧田除草要求除草剂的安全性更高、除稗效果更好。苯噻酰·苄WP用于抛秧田除草具有安全、高效、广谱、使用方便等特点 ,水稻增产明显 ,值得进行大面积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