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5篇
  4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栗嫁接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从 1994年开始引种日本栗 ,然而 ,日本栗在中国南方板栗砧木上嫁接成活率极低 ,不到2 0 %。东源县 1995年用中国南方板栗作砧木嫁接4万株日本栗 ,出圃不足 0 5万株 ,成苗率 12 %左右。阳山县 1996年用中国南方板栗作砧木嫁接了6 0 0 0株日本栗 ,仅出圃 10 0多株 ,成苗率不到 2 %。本试验就如何提高日本栗嫁接成活率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   1997— 1998年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所进行试验。日本栗为银寄、国见、筑波、紫峰和丹泽等5个品种。砧木为河源油栗、江西板栗、湖北板栗和丹东栗。试验就砧木、嫁接方法、嫁接时间、接…  相似文献   
2.
比久和多效唑混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吸光度为210nm、流动相配比为甲醇:乙腈:水=40:20:40的条件下,多效唑和比久均能得到很好的分离。比久的保留时间约为3.19min,多效唑的保留时间约为11.83min。加标回收率:比久为108.69%,多效唑为90.39%。  相似文献   
3.
匡石滋 《植物保护》1991,17(6):40-41
稻粒黑粉病(Tilletia horrida)是我县杂交稻制种田的主要病害,其为害率是检验发病程度、防治质量及估计损失率的主要依据。在调查时,往往对病穗率较易调查,但损失率主要按每穗不同病粒数进行测定,工作  相似文献   
4.
二元杀虫剂混配比例与共毒系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元杀虫剂混配中,共毒系数与某种农药在混剂中所占的比例关系是一条曲线。这个公式初步推断为y=ax2+bx+c。  相似文献   
5.
油梨(Persea AmericanaMill)又称鳄梨,英文名avocado,原产中美洲及墨西哥湿润地,属于热带、亚热带名贵果树。油梨果肉含脂肪8%~30%,是其它主要果蔬的97~187倍,其中油酸占65·3%,亚油酸占15·9%,棕榈酸占12·4%;蛋白质1%~3%,是其它主要果蔬的2~4倍;碳水化合物含量2%~9%;果肉含钾>20mg/100g、铁0·7mg/100g、磷55mg/100g、钙9mg/100g;还富含各种维生素(A、C、E、K及B族等),尤其维生素B2是其它水果的10倍;油梨还富含膳食纤维;多种氨基酸含量均约为鸡蛋的1/15。研究发现,油梨可醒脑益智,还可美发、美肤和防衰老,帮助病后恢复,是高能低糖易消…  相似文献   
6.
疫霉灵与腐植酸混配对番茄灰霉病的生物活性与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疫霉灵与腐植酸按1:1、2:1和1:3的比例混配后对番茄灰霉病具有很高的离体杀菌活性,其EC50值分别为0.2118μg/mg、0.5734μg/mg和0.7389μg/mg;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疫霉灵与腐植酸按1:1的比例混配成50%,防治效果达79.02%,是一种防治番茄灰霉病经济有效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7.
树菠萝在广东省主要分布在粤西地区,在对阳东县红丰镇钓月村树菠萝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6个具有商品性的优良单株,分别为干苞1号、干苞2号、干苞3号、湿苞1号、湿苞2号和湿苞3号,并对该村树菠萝的发展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橘小实蝇引诱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橘小实蝇引诱剂物质和引诱机制的研究进展,指出当前对引诱物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蛋白和化学物质以及植物源物质上,对引诱机理的研究也表现在对化学物质和营养物质的需求方面,植物源引诱物质将成为未来橘小实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白玉油甘新品种引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满足广东油甘生产技术需求和提高果农栽培水平。【方法】以白玉油甘新品种为试验对象,在汕尾地区进行高接换种及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结果】白玉油甘在汕尾地区种植适应性好,平均单果重为10.36 g,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8.7%和1.03%,固酸比为8.45,总糖为58.5 mg/g,维生素C 2.77 mg/g,单宁为1.18 mg/g,可食率为92.5%;且可留树保鲜,延迟采收,不影响其品质;配套关键栽培技术中高接换种可实现3年生油甘单株产量达35.2 kg;增施生物有机肥和叶面有机液肥可显著增加油甘果实单果重和维生素C、总糖含量,降低单宁含量;地膜覆盖除草以及利用杀虫灯、黄板等物理措施诱杀害虫,结合生物农药科学使用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每年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5~7次。【结论】利用此技术可实现每667 m~2油甘栽培1年生树年产546.0 kg、2年生树年产909.0 kg、3年生树年产2 112.0 kg,果实单果大、高糖低酸、涩味轻,商品性好,达到早结丰产、绿色优质的栽培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评价番石榴Psidium guajava不同品种间的果实品质差异并挖掘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基因。【方法】对番石榴6个品种的11个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其品质差异,运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比较各品种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 DEG),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挖掘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DEG,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研究DEG在不同品种间的特异性表达。【结果】6种番石榴试材中‘金斗香’和‘胭脂红’品质最优,得分较高,‘水晶’和‘西瓜红’较低,‘珍珠’和‘红宝石’居中;‘金斗香’和‘胭脂红’的类黄酮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9.76和10.05 mg/g,是‘水晶’(5.74 mg/g)的1.5倍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转录组测序分析显示,‘金斗香’和‘胭脂红’的DEG聚为一类,其余4种的DEG聚为一类。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中CHS、FLS、CYP73A、CYP98A3、DFR、E2.1.1.104、E1.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