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1998年秋播为适应省农业综合基点县土壤监测工作的要求,我们在上党镇上党村农户李寿柏责任田建立土壤肥力动态监测点,所选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夏收已经结束,现将一季土壤监测的情况简要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处理本试验分三个处理,分别为当季不施...  相似文献   
2.
3.
为了探究饥饿对胎生蜥蜴消化道嗜银细胞形态和分布密度的影响,试验采用Grimelius银染方法对正常喂食组和饥饿组胎生蜥蜴消化道内嗜银细胞的形态和分布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组嗜银细胞的形态相似,但分布密度不同,正常喂食组嗜银细胞分布密度高峰位于幽门,低谷位于食管;饥饿组嗜银细胞分布密度最高峰位于幽门和胃体,低谷位于十二指肠。2组相比,除贲门和空肠外,消化道其他部位嗜银细胞分布密度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在这些有差异的部位中,除了十二指肠以外,其他部位均是饥饿组嗜银细胞高于喂食组嗜银细胞,这可能是胎生蜥蜴对饥饿的一种适应,当食物再次出现时,可动用机能储备,提高机体消化和吸收的速率。  相似文献   
4.
智能手机与物联网的高速发展,使汽车远程故障诊断迈入智能化时代,通过4G智能手机与汽车联网实现远程故障诊断成为可能.建立汽车远程故障诊断后台服务中心,通过通信装置与4G智能手机客户端数据传输,为在途汽车提供远程智能诊断服务.  相似文献   
5.
6.
苦参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规范中药材种子市场,保证种子的质量,制定苦参种子检验规程。参照中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和要求,对苦参种子的扦样、净度分析、真实性鉴定、千粒重测定、水分测定、发芽试验和生活力测定7项指标的检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苦参种子质量检验的方法:即最少扦样量为120 g;真实性检验采用形态观察和种子大小测量;百粒法测定千粒重;高温烘干法(131±2)℃烘干时间1.5 h测定水分;0.5%四唑溶液中35℃避光染色3 h测定生活力;种子置纸床上20℃培养,5~15天进行发芽试验。  相似文献   
7.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她有自己的语言,她的语言就是通过天空、海洋和河流进行诉说,由满蓄阳光的沙漠、巍然的高山,以及从我们眼前疾速掠过的光影进行诉说……,花艺亦是如此。这是来自加拿大的花艺大师陈文章先生在讲授花艺制作知识时的慨叹。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鸡局部黏着斑激酶(FAK)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运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确定了鸡胚成纤维细胞FAK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并发现FAK基因mRNA的5′非翻译区(5′UTR)存在4种剪切形式.分析这4种剪切形式的5′端序列,发现它们都不影响蛋白的编码,但可能影响mRNA的翻译效率.另外,将启动子序列935 bp片段克隆构建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GL3-Basic中,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测定启动子的转录活性.通过启动子序列系列缩短的克隆,将核心启动子区定位在转录起始位点上游-662至+7的669 bp片段内,该启动子的典型特征是:没有TATA盒,而富含“GC“碱基.以上结果为FAK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提供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9.
分三个层次分析了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肯定了成绩,也指出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搞好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鸡局部黏着斑激酶(FAK)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运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确定了鸡胚成纤维细胞FAK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并发现FAK基因mRNA的5′非翻译区(5′UTR)存在4种剪切形式.分析这4种剪切形式的5′端序列,发现它们都不影响蛋白的编码,但可能影响mRNA的翻译效率.另外,将启动子序列935 bp片段克隆构建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GL3-Basic中,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测定启动子的转录活性.通过启动子序列系列缩短的克隆,将核心启动子区定位在转录起始位点上游-662至 7的669 bp片段内,该启动子的典型特征是:没有TATA盒,而富含"GC"碱基.以上结果为FAK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提供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