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顶坛花椒挥发油含量10.34~10.95g/100 mL,不挥发性乙醚提取物5.2%~6.08%,具有香味浓烈、油多味麻等特点,是典型的喀斯特干热河谷经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优良地方种质资源,也是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重建的主要经济树种。为了避免对顶坛花椒盲目引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介绍了顶坛花椒适生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顶坛花椒适生气候条件:海拔500~1200 m,年均温13~20℃,极端最低温不低于-5℃,年日照时数1600h以上,无霜期超过300d,年降水量700~1400 mm。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甘蔗黄叶病在贵州各蔗区的发生情况,对贵州甘蔗生产主产区的23个甘蔗疑似感病植株进行了甘蔗黄叶病的分子检测。结果表明:8个甘蔗生产区中6个蔗区检测到甘蔗黄叶病毒(SCYLV),样本阳性检测率为47.8%。结论:甘蔗黄叶病在贵州多个蔗区均有发生,不同品种间的感病情况存在差异,生产上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复合型抑菌剂在甘蔗开放式组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黔糖5号"甘蔗腋芽外植体为材料,将不同浓度的"黔兴1号"抑菌剂加入甘蔗培养基中,确定"黔兴1号"抑菌剂作为甘蔗开放式组织培养抑菌剂在甘蔗诱导及增殖培养阶段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黔兴1号"抑菌剂浓度在0.5%时可有效抑制培养基的污染,外植体的成活率高达80%,芽增殖系数为3.1。  相似文献   
4.
对贵州自育的黔糖1号、黔糖2号、果蔗2号、黔糖3号和黔糖4号等5个品种(系)的基础种质及亲缘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含16个基础种质,其中,热带种10个,割手密2个,印度种2个,中国种1个,高粱1个.热带种亲缘系数最大的是果蔗2号和黔糖3号,均为0.687 5;最小的是黔糖4号,为0.516 5.割手密亲缘系数最大的是黔糖4号,为0.171 8;印度种亲缘系数最大的是黔糖4号,为0.312 5.基础种质和亲缘系数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甘蔗品种种性的优劣.  相似文献   
5.
云南红皮果蔗是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2007年从云南弥勒引入的栽培新品种,结合各阶段试验摸索,组装和提炼出云南红皮果蔗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旨在为种植云南红皮果蔗提供技术指导,加快云南红皮果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消除基因组DNA的污染,在逆转录引物oligo-dT5’端加上通用引物T7B结合序列,根据3’-RACE的原理,用T7B和目标基因特异性引物即可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用该方法对转GhGAI基因的拟南芥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有效避免基因组DNA污染导致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7.
贵州黔西南等地区地处我国南亚热带地区,近年来热带果树香蕉已成为该低热河谷地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并形成了黔西南、桂西北山地香蕉特色产业带。概述了国内香蕉产业现状,分析了贵州香蕉生产情况、种植特点和经营模式等,并结合我国当前香蕉产业发展状况,对贵州香蕉生产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弄清贵州主要蔗区甘蔗花叶病害发生情况,本研究通过PCR检测方法,对采自贵州主要蔗区的52份疑似花叶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9份样品呈阳性(检出率为75%)。对阳性样品的PCR扩增产物测序比对,PCR扩增产物的基因序列与Gen Bank中SrMV分离物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在96%~99%,由此证实贵州主要蔗区甘蔗普遍感染SrMV。  相似文献   
9.
兴仁金线莲丛生芽诱导增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晓青  蒙秋伊  查兰松  张志勇  卢加举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31-11232,11260
[目的]筛选兴仁金线莲丛生芽的诱导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方法]用野生兴仁金线莲植株茎段作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诱导丛生芽,筛选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MS是兴仁金线莲快繁最佳基本培养基;2.0~3.0 mg/L的6-BA有利于丛生芽的诱导;1.0 mg/L 6-BA+0.1 mg/L NAA有利于芽的生长;最佳蔗糖浓度为25 g/L。[结论]MS+2 mg/L 6-BA+0.2 mg/L NAA+25 g/L蔗糖为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0.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细胞遵循自身生命活动程序,并受多种因子调控的一种主动、积极的死亡方式,它是植物和动物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已成为当前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随着动物中PCD研究的深入,植物PCD亦得到相应的研究。本文从PCD的形态学类型、植物PCD一般特征、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以及植物—病原物互作间的PCD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