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为生产优质烟叶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烟区主栽品种毕纳1号进行盆栽试验,精准控制烟株不同时期的供氮比例,研究3种氮素供应模式(处理1,伸根期20%+旺长期45%+成熟期35%;处理2,伸根期25%+旺长期55%+成熟期20%;处理3,伸根期30%+旺长期65%+成熟期5%)对烟叶质体色素和烤后烟叶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烟叶成熟期质体色素降解速度快,烤后烟叶色素残留量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最大,中部、上部烟叶分别为(177.84±5.69)μg/g和(139.93±1.13)μg/g,分别比处理2增加13.8%和20.1%,比处理1增加4.6%和10.0%,其中处理3烟叶的β-大马酮、β-二氢大马酮、巨豆三烯酮等及类西柏烷类含量、上部叶棕色化产物和新植二烯等致香成分含量均较高。前重后轻供氮模式的烟叶质量显著优于后期持续供氮模式的烟叶,有利于促进烟叶前期合成较多的质体色素,后期充分降解形成香气成分,对提高烟叶香味品质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微生物菌剂在防治许昌烟区黑胫病方面的作用及其对烟叶品质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对施用不同微生物菌剂烤烟的生长发育、病发情况以及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对预防黑胫病效果明显,且能促进烟株生长发育和提高烟叶的化学品质和香气质量,其中以三炬微生物菌剂750 kg/hm~2与三炬灌金液7 500 mL/hm~2搭配施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云南大理植烟土壤群落的影响,为生物有机肥的合理配施及改善土壤提供依据。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有机肥配施(祥云管盛有机肥,弥渡国发有机肥、福建三炬提供的固体微生物菌肥(耕多邦)以及福建三炬提供的液体微生物菌肥(耕多邦))下的大理烟区植烟土壤菌相分析。研究得出,植烟植株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丰富,包括42个门、93个纲、307个目、386个科、804个属;其中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壶菌门、球菌门、罗氏菌门、乳杆菌门是土壤样品中物种丰度较高的7个门类。与常规对照组相比,施加微生物菌肥可明显增加植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其中施加液体为生物菌肥土壤样本微生物多样性指数Chao指数最高,Simpson指数最小,表明施用液体微生物菌肥土壤样本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高。物种丰度Heatmap表明,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组成明显增加,且随着移栽时间的增加施肥处理的群落丰富度也逐渐上升。不同施肥处理间的微生物结构聚类具体表现为施肥处理间的结构聚类较紧密,而对照较为分散,说明施加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变土壤微生物结构,且子囊菌门为连作土壤优势...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对白肋烟上部叶的品质和中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生态环境对白肋烟晾制品质的影响,将云南省宾川县和云龙县生产的白肋烟异地互换晾制。调查了白肋烟调制期间的温、湿度,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仪测定调制结束后烟叶中的质体色素和中性香气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两地生态条件存在差异,湿度差异明显,温度差异较小,整个白肋烟晾制期间,云龙县空气相对湿度较宾川县高4.42%~16.54%。宾川县晾房烟叶晾制时间比云龙县晾制的烟叶少9 d。两个生态环境下,烟叶的物理外观和内在品质差异显著。宾川县晾制的云龙县生产的烟叶β-类胡萝卜素的残留量比宾川县生产的烟叶高6.44%,而云龙县晾制的宾川县生产烟叶比云龙县生产烟叶高14.45%。在云龙县晾制的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含量比在宾川县晾制的高,宾川县生产烟叶和云龙县生产烟叶相应高出47.31%和20.37%。同一产地烟叶,烟碱和总糖含量表现为在宾川县晾制的烟叶极显著高于在云龙县晾制的烟叶;而总氮含量均表现为在云龙县晾制的烟叶极显著高于宾川县晾制的烟叶。生态环境与烟叶中的质体色素、中性香气成分、化学成分含量密切相关。因此,在白肋烟生产中,应因地制宜,科学调制白肋烟,提高烟叶质量,增加烟叶香气。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优质烟叶比例和上部叶工业可用性,于2014年在贵州毕节以常规模式(移栽密度16 530株/hm~2、留叶数22片、施氮量90 kg/hm~2)为对照,设置增密减叶、增密减叶减氮的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烟叶质体色素、香气物质含量及经济性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密减叶减氮的栽培措施可促进上部烟叶的成熟落黄,提高上部烟叶的化学成分及香气成分的协调性,对上部烟叶提质增香效果明显。与对照相比,增密减叶减氮处理的烟株生长后期烟叶质体色素降解更为充分;烤后烟叶产值和上中等烟叶比例显著提升;烟叶含氮化合物含量降低,糖含量增加,化学成分协调性增加,香气物质总量显著增加;上部烟叶香气质改善、香气量及甜感增加、刺激性减小。综合分析,移栽密度18 195~20 205株/hm~2、留叶18~20片、减氮20%的栽培模式对上部叶增香提质效果最佳,适宜在毕节地区示范并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6.
许昌烟草根腐病的分子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引起许昌烟草根腐病的病原菌,以具有典型根腐病症状的烟草病株及其根际土壤作为材料,采用组织块分离法、梯度稀释法和划线分离法筛选病原菌,通过菌株形态特征及rDNA-ITS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病原菌对烟草的致病性采用灌根接种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从烟草病株和根际土壤中筛选出38株疑似病原菌,其中菌株YG-1、W2G-2、XG-1、YJ-6、XJ-2、W1J-22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相似性达到99.52%以上,而且对烟草幼苗具有致病性。因此,将引起许昌烟草根腐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尖孢镰刀菌,为烟草根腐病诊断、防控与防治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施用不同改土物料后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宜的微生物菌肥应用于改良因长期连作、土壤过度使用等问题的云南省大理州植烟土壤,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在此基础上通过选用不同改土物料(祥云管盛有机肥、弥渡国发有机肥、福建三炬固体菌肥、福建三炬液体菌肥)为不同施肥处理,研究其对土壤pH及其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土物料后,植烟土壤pH值表现为先升后降的阶段性变化,至烤烟移栽30 d以后逐渐趋于稳定,而且以施用微生物菌肥的处理上升最为显著;植烟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含量呈递增趋势;植烟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之后趋于平稳。施用微生物菌肥的处理,pH值在移栽后15 d高于对照,且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他时间段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对土壤有机质无明显影响;碱解氮在移栽后30、45 d高于对照,且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在移栽30 d后施用微生物菌肥的处理碱解氮含量比对照增加了42.7%~53.1%;整个生育期速效磷含量与对照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在移栽后45 d施用液体微生物菌肥达到最大值(22.81 mg/kg);速效钾含量在整个生育期与对照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但后期生长缓慢,其中,在移栽后15 d施用液体微生物菌肥达到最大值(258.75 mg/kg)。不同处理以液体微生物菌肥对强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固体微生物菌肥次之。施用福建三炬液体微生物菌肥能有效改善土壤养分、调节土壤养分变化规律、有利于烤烟生长发育的养分供给,从而实现强酸性土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贵州优质烟叶生产提供依据,于2014年在贵州省毕节市研究粘质土掺砂(砂土/客土=20%)、添加粉碎玉米秸秆(粉碎玉米秆/土壤=20%,V/V)对烟叶质体色素、香气物质含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常规栽培)相比,粘质土壤改良可促进烟叶生育前中期质体色素含量增加和成熟期色素的降解,对烟叶成熟的促进作用效果明显,烟叶采收期和调制后色素含量低;香气物质含量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增加;烟叶含氮化合物含量降低,糖分含量增加,糖碱比适宜,化学成分协调性好,优质烟叶比例提高;感官评吸结果表现为香气质改善、香气量较足,劲头较为适中,甜感增加;掺砂处理的产值、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7.2%和14.01百分点;添加粉碎玉米秸秆处理的分别提高7%和8.24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微生物菌肥对洛阳烟草的农艺性状、田间病害发生率和烤后烟质量的影响,探究适合洛阳烟草的微生物菌肥施用种类和方法,以液态和固态微生物菌肥为试验材料,测定烟株田间生长的农艺性状指标、烟草田间常见病害发生率、烤后烟物理指标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肥的烟株田间长势高于对照,增施微生物菌肥烟株平均患病率较对照低2.55百分点,2019年增施微生物菌肥烟株中性致香物质总量较对照高569.82μg/g,2020年增施微生物菌肥烟株平均中性致香物质总量较对照高18.46μg/g.得出烟株移栽后30 d,灌根施用7500 mL/hm2液态微生物菌肥,可以提升烟株大田农艺性状、烤后叶物理性质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从而提高烟株田间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0.
遮光对广东浓香型烤烟色素降解产物及质量风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光强对广东烤烟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自然光强(透光率100%)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透光率分别为40%、70%、85%)对烤烟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及质量风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及类胡萝卜素降解物含量均随光照强度的降低而降低,色素残留量随光照强度的降低而升高;当光照强度低于85%之后质量风格差异显著,浓香型风格下降,干草香、焦甜香等香韵特征减弱,沉逸度减小,香气质变劣,香气量减少,柔和程度降低,刺激性增强。由此可见,旺长期至成熟期100%光照强度最有利于烟叶香气品质及质量风格的提高和特色彰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