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洱市国家立体生态茶园病虫害种类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普洱市立体生态茶园病虫害种类调查结果表明,茶园有天敌13种,套种植物近40种。病害7种,其中以茶饼病、苔藓危害最严重,煤烟病、藻斑病次之,炭疽病、赤叶斑病发生最少。害虫47种,以小绿叶蝉、茶黄蓟马、咖啡小爪螨为害最严重,茶细蛾、油茶宽盾蝽、茶网蝽等次之。  相似文献   
2.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是将人类对自然与生态系统的认识成果应用于管理决策的桥梁,是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生态系统的人工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规范和优化区域人类活动使得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能力达到最优状态.人类干扰下的人工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是未来人工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研究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索半干旱沙化荒漠地区牧草植被生态生产系统重建与保持的新技术模式。在西部甘肃张掖典型沙化撂荒地,采用固沙保土有机肥与多年生抗旱固氮牧草植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野外试验。结果表明:在半干旱沙化荒漠地,选用具有上述特性的"草原3号杂花小叶苜蓿"条播后,随即每667m2喷施50~60倍的具有黏结、吸湿、保水功能的"固沙保土有机肥"溶液6~8t,同时完成浇水、施肥、铺膜(自然形成的可降解生态地膜)3道工序,基本满足牧草植物发芽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从而初步形成牧草植被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4.
茶坯即用于窨制花茶的烘青绿茶原料,在各种精制茶的加工中要根据各种茶类的要求进行加工。本文对常规的茶坯加工程序作了论述,同时对各个加工工艺中的生产成本作了计算。结果可供一般茶厂借鉴。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普洱大叶茶无性系良种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普洱大叶茶无性系扦插育苗、品种搭配组合栽培、树冠造型、成年茶树修剪等方面的栽培管理技术创新,分析出茶苗移栽时根系入土的最佳状态,提出了用"弯枝"代替第1、2次定型修剪的茶树良种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不同产地原料的普洱茶渥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普洱茶是产于云南的一类历史悠久的特种茶。云南普洱茶具有滋味醇厚、汤色红褐、陈香显著、叶底红褐色的特点。云南普洱茶选用云南大叶茶的晒青毛茶为原料,云南大叶茶中与成茶品质相关的有效化学  相似文献   
7.
对云南省普洱市时木国家立体生态茶园病虫害调查结果:病害7种,害虫47种;天敌昆虫13种,但病、虫为害较轻。分析认为,茶园显著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和控制农药使用等措施,构成较为稳定的人工林生态系统,能有效、良性地控制茶树病虫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半干旱沙化荒漠地区牧草生态系统重建与保持技术,在甘肃省张掖典型沙化撂荒地,采用固沙保土有机肥与草原3号杂花苜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野外试验。结果表明:在半干旱沙化荒漠地,草原3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cv.caoyuan No.3)条播后,随即喷施50~60倍的具有黏结、吸湿、保水功能的"固沙保土有机肥"溶液90~120 t/hm2,同时完成浇水、施肥、铺膜(自然形成的可降解生态地膜)3道工序,基本满足草原3号杂花苜蓿发芽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从而初步形成牧草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
普洱茶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普洱茶的由来、品质特性、花色品种、保健功能等作了简单阐述,以便全面认识普洱茶.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对普洱茶认识越来越狭隘的趋势,作者提出目前市场上的普洱茶应归为两大类,即青饼、生饼、生普等品质特征与绿茶相似的一类应归为绿茶类;而经过人工后发酵的熟成普洱茶和l0年以上的经自动氧化发酵的普洱茶应归为黑茶类.  相似文献   
10.
水稻株间除草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水稻株间除草作业,本文研制了立式水稻株间除草装置并进行三维建模,建立了除草装置运动学模型,对其运动轨迹进行分析,通过土槽台架试验对轨迹进行检测。田间试验表明,当除草装置旋转速度为72r/min,除草装置前进速度为0. 44m/s,除草齿入土深度为42mm时,水田株间除草装置性能最优,除草率为84. 5%,伤苗率为4. 2%,满足水稻机械除草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