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不同氮化肥用量、秧龄-密度-施氮量3因素3水平正交两个试验结果显示,在足施有机肥、合理搭配磷钾肥条件下,以施纯氮10kg/667m2产量最高,增产效应明显。增产原因是该处理具有穗数和粒数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400~500毫米为我省中产水平的小麦全生育期(包括底墒)的需水指标。根据全省自然降水量划分四个类型区,即;最适区、次适宜区、干旱区和予南过湿区。文中分别计算了它们的各级降水量保证率,并在对小麦几个主要生育期的降水进行了农业气候分析的基础上,分区提出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仙居县水稻强化栽培技术(SRI)试验示范结果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是一种高产高效栽培方法。为探索SRI在仙居县的适用性和增产潜力,2003年我们在横溪镇下陈村建立了一个面积为6.67hm^2的杂交籼稻粤优938 SRI示范方,并在该示范方内和白塔镇高迁村设置了水稻强化栽培秧龄、移栽密度、氮化肥用量及品种对比等4项试验。示范方前作以绿肥为主。  相似文献   
4.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优化配套技术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秧龄、密度、施氮量等三因素三水平对两优培九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建立高产的水稻强化栽培农艺措施的优化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密度、施氮量、秧龄三因素对产量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农艺优化措施是:15d秧龄移栽,密度为每公顷栽150000丛、施氮量为每公顷在30000kg绿肥作基肥的基础上,加化肥纯氮150kg。  相似文献   
5.
6.
浙东平原水稻土油菜田间试验施用不同氮、硫水平的结果显示:(1)油菜籽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大而增加,施N(50-200kg/hm^)不施硫肥条件下,增产幅度为2.0%-11.8%,施N和施S(30kg/hm^2)条件下,增产幅度为2.4%-12.7%。(2)不同施氮水平下,施硫增产油菜籽5.4%-6.9%。(3)油菜氮吸收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低氮水平下施用硫肥促进油菜氮吸收量加大。(4)不同施氮水平的产投比为1.5-4.3,施用硫肥的产投比达5.2-6.7,氮硫配施可提高施用氮肥的产投比。  相似文献   
7.
紫云英结荚翻耕还田对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紫云英盛花后不同时期翻耕的干物质量和植株含氮量关系,及比较结荚期不同翻耕量对稻田土壤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盛花期至结荚成熟期紫云英氮素含量逐渐降低,盛花期后鲜产量也逐渐降低,而对应单位面积干物重在盛花期后则呈现上升趋势。采用紫云英结荚成熟期翻耕技术,氮素虽比盛花期还田有一定损失,但与单季稻茬口衔接,可减少翻耕成本、节省播种种子及用工成本;结荚期紫云英翻耕能提高稻田有机质含量,实现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氮化肥不同用量在SRI技术中的增产效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在施肥上强调的是施足有机肥,合理搭配磷钾肥,控制氮化肥用量,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活化土壤地力,增强通透性,促进根系良好发育,植株健壮生长。为探讨SRI中合理的氮化肥用量,达到节本增效之目的,我们于2003、2004年两年进行了不同用量氮化肥试验、秧龄、密度、施氮量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讨不同氮化肥用量在SRI技术中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9.
以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秧龄、密度、施氮量等三因素三水平对两优培九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建立高产的水稻强化栽培农艺措施的优化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密度、施氮量、秧龄三因素对产量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农艺优化措施是:15d秧龄移栽,密度为每公顷栽150000丛、施氮量为每公顷在30000kg绿肥作基肥的基础上,加化肥纯氮150kg。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仙居县农技推广中心在连晚杂交水稻育秧过程中,常会遇到因天气、肥药、管理等原因造成烂秧现象,导致缺秧问题。情况出现早的,可用汕优64进行补播(6月底前);情况出现迟的,可考虑用杂交早稻进行补播。这在我县已有试种成功经验。现将造成缺秧原因、试验试种结果和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