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0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蚕中肠腔内存在着一种对粪链球菌具有专一抗性的蛋白质(简称ASP)。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温度饲育的蚕儿ASP抗菌活性,所得到的结果是:对照区>25℃区>变温区>30℃区>35℃区。SDS电泳图谱显示:长期处在30℃以上的温度饲育二化性家蚕,ASP抽提物缺少A_3、A_4两条蛋白带。  相似文献   
2.
昆虫等无脊椎动物的生体防御机构,与以人为首的脊椎动物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椎动物起主要作用的抗原抗体反应,却具有形成黑色素等独特的反应。这些反应,具有当异物入侵时会在瞬间内发生而不留下记忆的特征。另一方面,还可看到血球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某种抗菌性蛋白质等共性的现象,反映了两者不同的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4.
家蚕多元化育种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现代蚕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传统蚕桑产业的目的产物是茧丝,因此,家蚕育种的目标是优质、高产和抗性等经济性状方面的突破,蚕品种进步也主要体现于体质、丝量与丝质三方面的提高。通过改良蚕的遗传结构,培育和推广不同类型的蚕品种,可有效地增加产量,改进品质,增加花色品种,满足市场需  相似文献   
5.
“粤椹大10”简称“大10”,是我所育成的三倍体果桑品种,已于2006年1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果粒大、产量高、品质好,果长径2.5~6.2cm,果横径1.3~2.0cm,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从甜菜夜蛾分离的一种微孢子虫对家蚕的病原性,包括适宜宿主品种和接种时期、感染中量、寄生部位、平均产孢量、单头蚕最大产孢量、传染方式等内容,以期利用家蚕为替代宿主大量繁殖甜菜夜蛾微孢子虫,以及开展微孢子虫生物防治实用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1基地建设的作用与意义广东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桑树生长期长,全年可以养蚕7~8造20多个批次,因而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广东省在蚕业科学技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科研成果,使蚕桑科学技术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形成了广东独特的种桑养蚕体系,平均667m2桑园产茧量超过100kg。从80年代起,广东蚕业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向粤北的翁源、清远、英德、乳源、曲江,粤西的化州、高州、雷州、徐闻、罗定、德庆、郁南等地区转移,对广东蚕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粤…  相似文献   
8.
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初步选育出强健好养、经济性状优良的301和502两个细纤度品种,并组配一代杂交组合,试养成绩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孵化眠起齐一。全龄经过19-20d,幼虫生命力、虫蛹生命力与“9·芙×7·湘”相当,全茧量1.30~1.35g,茧层量0.25~0.27g,茧层率19.0%~20%。一茧丝长850—900m,净度93分,可制4A级以上的生丝。  相似文献   
9.
运用多倍体诱导技术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办法,选育出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粤桑51号。该杂交组合群体整齐,生长势旺,叶大肉厚,产量高,叶质优,耐剪伐,种子产量高且发芽性能好。春季春季成熟叶片长25.0cm~31.0cm,宽幅20.0cm~27.0cm,平均单叶重8.0g~12.0g。在初选圃,同等条件下小区桑叶产量比对照种塘10×伦109提高了23.6%,在复选圃,产叶量比对照种提高了17.2%。饲养两广2号蚕品种,春秋平均万头产茧量提高5.7%,万蚕茧层量提高6.3%,100kg桑产茧量提高6.8%。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山梨株(Ⅱ型)病毒6.6kbp DNA全碱基序列分析,发现该病毒DNA共有6623个碱基对;有36个蛋白质翻译超始暗码“ATG”和10个终止暗码;DNA两未端约有200碱基对互补,但没有发现像伊那株(Ⅰ型病毒)DNA的拐头型互补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