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花药培养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48对DNA指纹图谱标记以及10个已开发的分子标记对Y58S花培后代改良株系M196S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以及高分辨溶解曲线检测.DNA指纹图谱鉴定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M196S的血缘与亲本的遗传相似度为0.45~0.69;基因分型结果表明,改良后的株系M196S含有2个纯合稳定的基因Wxb(低直链淀粉基因)和Rf3(野败不育恢复基因).研究结果证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可在早期为花药培养后代高效地选择出目标植株,同时可鉴别出混杂的母本杂株.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不同诱变世代比较空间诱变和重离子诱变对水稻生物学效应及后代变异频率的差异,为水稻诱变育种提供一定的方法和理论指导。方法 对水稻纯系品种‘华航31号’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和不同剂量重离子诱变处理,以未诱变处理的种子为对照,对诱变一代进行表型及细胞学诱变效应的分析;对诱变二代直链淀粉含量及粒型性状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定向筛选,比较2种诱变处理的性状变异频率。结果 空间诱变一代的种子活力指数比对照下降了14.62%;重离子诱变一代的种子活力指数随辐射剂量增加呈现马鞍型效应曲线,其中10 Gy重离子辐射剂量下种子活力指数比对照下降了14.92%,与空间诱变的诱变效应相近。空间诱变二代粒型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突变频率分别为4.14%和1.61%,80 Gy重离子辐射诱变二代粒型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突变频率分别为4.88%和1.55%。利用HRM技术扫描了水稻直链淀粉含量Wx基因的4个位点共673 bp序列,在空间诱变的4 736份样本中发现3个SNP变异,突变密度为1/1063.83 kb;在重离子诱变4 848份样本中发现4个SNP变异,突变密度为1/815.68 kb。结论 2种诱变处理均可诱发水稻产生性状变异。空间诱变的生理损伤类似于低剂量重离子辐射,而诱发变异的频率与高剂量重离子辐射相近。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盆栽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天优428、天优998)对酞酸酯胁迫的响应,为酞酸酯污染农田的水稻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酞酸酯对两种水稻生长前期的株高有增效作用,在开花期和成熟期对两个水稻品种株高的影响略有不同,天优998的株高随着PAEs浓度的增高有所增加;酞酸酯处理后水稻的分蘖数、有效穗数减少,产量显著降低。同时酞酸酯处理对水稻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有一定的影响。综合所得结果,天优998较适于在酞酸酯污染农田中种植。  相似文献   
4.
海南省万泉河流域植物区系及植被恢复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海南省万泉河流域的植物资源,探讨科学、合理的植被恢复经营模式,在广泛查阅文献与外业调查的基础上,对海南省万泉河流域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共记录到维管植物546种及种下单位,隶属于138科411属,其中蕨类植物19科27属38种,裸子植物4科6属6种,被子植物115科378属502种;(2)种子植物中含10种以上的科有9个,含4种以上的属有7个;(3)种子植物科和属分别对应有11个和14个分布区类型,且二者的泛热带成分分别占非世界分布的62.8%和32.6%;(4)中国特有属数量稀少,只有3个,占非世界属总数的0.82%;(5)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造林更新、封山育林、抚育间伐、幼林抚育、补植改造、退果还林6种植被恢复的经营模式。说明万泉河流域植物资源丰富,被子植物占有绝对优势,科、属分化程度较高,区系优势现象比较明显,植物分布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5.
利用MAS技术培育高抗稻瘟病的杂交水稻恢复系航恢117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回交及自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广谱抗源H4的一个主效抗稻瘟病基因Pi46导入到优良恢复系航恢173中,并在BC2 F4群体中选育到一个株叶形态较好的株系,暂命名为航恢1173。分析结果表明,航恢1173比航恢173的抗谱得以明显拓宽,并无显著的农艺性状差异,且所配杂交组合的抗性也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科研教学实验中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具有数量大,种类多等特点,该文在加强与优化实 验室管理的基础上,从自身实践出发,通过结合制定管理制度使用ilab 智能管理平台对低值易耗 品实行严进严出、可追溯查源,严格实行购买申请、领用登记制度,有效督促学生节约使用各类 试剂耗材,减少实验消耗等进行了探讨,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水稻航天生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自1987年首次开展水稻等农作物种子返回式卫星空间搭载至今已有32年。本文对我国30多年来在水稻航天诱变机理,航天生物育种共性关键技术,航天诱变新种质(基因)创新,优质绿色高产水稻新品种培育方面的研究进行概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直链淀粉含量的快速高通量测定方法对国际标准法(简称"国际法",BS EN ISO6647-2:2015《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常规方法》)进行了改良,可以极大地提高水稻育种材料的筛选效率、适应当前水稻稻米品质育种的新需求。结果表明,高通量法测得的吸光度与直链淀粉含量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991 1,该方法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值与国际法的测定值无显著差异;同时,高通量法还具有简单、易操作、样品量少、批量(96个样本)测定等优点,能用于水稻诱变群体后代或品种选育过程中的海量株系大规模初筛,可极大地提高稻米品质研究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利用多模型选优法对海南省阿陀岭加勒比松的树高与胸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Weibull模型和Schumacher模型拟合海南加勒比松的树高曲线精度最高,指数函数的精度最低。  相似文献   
10.
以空间诱变水稻H4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调节2,4-D浓度、激素组合和分化途径,建立适宜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基以NMB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5 mg/L 2,4-D、1.0 mg/L NAA和0.5 mg/L 6-BA,26℃暗培养30 d,愈伤诱导率达91.63%;继代培养基中添加2 mg/L ABA,对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及后续分化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两步分化法可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效率,分化率达84.76%,植株再生率为77.67%.初步建立了H4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再生体系,为后续的遗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