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珠海市2010年开展了水稻3414测土配方施肥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对水稻株高、分蘖、结实率、最终产量等农艺性状影响最大,氮肥施用量过高、过低均不能获得高产;钾肥对千粒重、结实率影响较大,对株高、前期分蘖等农艺性状效应不显著;磷肥对水稻其他农艺性状影响最小,且随着磷用量的增加产量有所降低。根据本试验结果认为,珠海市中等肥力土壤每667 m2最佳施肥量配比(N-P2O5-K2O)为1∶0.32∶0.79,氮、磷、钾养分推荐每667 m2用量为11.8~13.6、2.7~5.4、9.8~10.4 kg。  相似文献   
2.
酸性田和反酸性田经改良后高产水稻品种选择试验表明:pH值小于4的酸性和反酸性田块经改良后可以挖掘水稻品种的增产潜力,不同品种间以杂优系列产量最好,荣优3550产量最高,每667 m2达到487.2 kg,Y两优2号460.9 kg,聚两优751432.8 kg;不同品种间经济效益最高与最低相差241.3元,扣除生产资料投入后效益最好的是荣优3550,其次是黄华占和Y两优2号,每667 m2分别达到355.6元、303.3元和295.1元.  相似文献   
3.
西洋南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洋南瓜是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日本、台湾引进,为印度南瓜品种间杂交一代.因其质粉、糯口感好,形状似灯茏,外形美观,市场俏销,价格高,效益好,珠海市水稻科技推广站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001年在珠海首先引进并在大田生产获得成功,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利用稻田板地冬种大白菜的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期安排、育苗、田块准备、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该技术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省工节本、增效增收,还可培肥稻田地力,改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5.
甜玉米施用控释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甜玉米施用控释肥效应。结果表明,控释肥处理比施用常规肥料减少施肥次数2~4次,能显著增加单穗重和穗长,减小秃顶长度,每公顷节省肥料成本105~765元、增产448~1 555 kg、增收节支1 661~3 215元。  相似文献   
6.
稻田免耕稻草覆盖冬种马铃薯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珠海市稻田免耕冬种马铃薯技术,包括选地起畦、种薯处理、播种、施肥、盖草、管水、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烟粉虱在黄瓜上的种群动态及其越冬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在不同季节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上的种群动态及越冬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烟粉虱种群增长数量与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温度愈高,烟粉虱发生数量愈大;建立了烟粉虱成虫日均增长数量(Y1)以及卵、若虫和蛹总和日均增长数量(Y2)与平均温度(X1)、平均相对湿度(X2)之间的回归模型分别为:Y1=2.28X1-67.04X2-0.02,Y2=0.60X1-17.09X2-0.03;烟粉虱在我国南方地区露地蔬菜大田内可以安全越冬,番茄是烟粉虱最适宜的越冬寄主,其次是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稻虫杀净对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三化螟三种水稻主要害虫防治效果与甲胺磷相当,且对稻田有益生物种群的杀伤力小。  相似文献   
9.
水稻控释肥一次性施肥技术示范应用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水稻控释肥为载体,在珠海市开展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多点次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移栽前每667 m2一次性基施水稻控释肥40.0~42.5 kg,完全可以满足水稻本田期对养分的需求。与常规施肥比较,采用一次性施肥技术可减少氮、磷施用量12.2%和13.2%,平均每667 m2增产稻谷32.1 kg,增收节支78.4元。表明该技术在珠海市稻作区增产节肥效果好,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10.
大田育秧水稻机械化插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插秧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随着技术的成熟与购机补助的增加,广大农民应用机械插秧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但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着不少实际问题,对大田育秧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适合当地实际的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