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5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茶区的环境条件与茶树生存、代谢作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茶树品种的特性,品质的形成等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我国的名优茶多出产于优越的生态环境。本文拟对我国名优茶集中的黄山茶区、皖江及大别山三个不同类型茶区的生态环境因子与名优茶品种特性的形成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揭示茶区环境条件对名优茶种性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唐明熙 《茶业通报》2007,29(1):47-48
本项针对我国茶叶研究机构建立较早的专业所,其九十年的科研方向及成果实绩,进行了史考。供茶学史志研究及茶界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3.
4.
唐明熙 《茶业通报》2005,27(4):180-183
本文针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自1915~2004年建所90a间之茶学中茶树育种研究史,从散见于科技档案及民间中的史料予以发掘、整理、并作此史略。  相似文献   
5.
利用茶树无性系人工隔离自然杂交已引起育种者的重视,这种杂交方式符合茶树异花授粉、受精选择性、多花粉效应等生物学特性。自然杂交与人工杂交,不仅是方式上的区别,而实质上在于亲本组合、生理上选择与强制矛盾的对立统一。人工布置下的自然授粉,亲本受到强制,但父本个体相异基因杂合,柱头长时间接受大量不同性质的  相似文献   
6.
茶树双无性系后代数量遗传与育种应用研究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试验研究阐明了茶树双无性系后代的遗传进度、人工“有~无~有”性系转换特殊方式下,群体由“群体~非群体~群体”的遗传动态及其数量性状的遗传水平、茶树母本遗传特性对双无性系后代遗传的干扰因素、并对双无性系后代的种性实质及这种遗传特殊方式所产生新群体的利用价值作了评价。茶树双无性系杂交已成为现代茶树遗传育种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外印度很注重推广双无性系后“代,我国利用双无性系后代颇早,但进行遗传分析,本项仍属首次。这项研究,不仅丰富木本植物两种繁殖方式的遗传,更具茶树遗传育种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茶树品种的优质性状受遗传基因所支配,也受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土壤和培植等因素的影响。通常在栽培环境一致条件下,比较它们芽叶性状间的差异,明确优质种性的选择方向,对于品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针对安徽地方有性群体及祁门群体中选育出的无性系,在同一环境下的二个区组试验,对其经济性状与适制性及成茶品质进行相关分析。 一、不同品种<品系>茶树的芽叶特征与适制性的关系 不同品种(品系)茶树的芽叶性状特征及其成茶品质表现见表一、二。表一是无性系(选择的个体水平),表二是有性系(群体的  相似文献   
8.
本对茶树种质数量性状遗传距离模型以分析步骤进行了整理,有助于应用。  相似文献   
9.
主要产茶国高效茶业发展的特点唐明熙(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祁门·245600)本文介绍日本、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孟加拉发展高效茶业的种植、加工、销售、经营、科技、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特点,以供借鉴。1种植特点1.1日本1.1.1茶园单产高,70、80...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民间保健茶方予以发掘整理,详述健美减肥茶的配制、机理和饮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