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16年广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轻于上年,其中水稻病虫害轻于上年,果树偏重,其他基本持平.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占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的近三成,以“两迁”害虫及稻瘟病、稻纹枯病为主.  相似文献   
2.
2015年,广西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发生程度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水稻病虫害略轻,果树病虫害偏重,其他基本持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纹枯病、稻瘟病、柑橘红蜘蛛等主要病虫仍是监测防控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3.
受虫源、气候因子和水稻种植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广西第三代稻纵卷叶螟发生呈现发生范围广、面积大、成虫峰次多、峰期持续长、蛾量大、虫口密度高、为害期长、田间虫态复杂等特点,发生面积75.6万hm2,2008年为1949年以来最严重年份.分析其主要原因为:5月下旬-6月中旬第三代发生期气候适宜;第二代残留基数大,外地迁入虫源数量多,第三代成虫滞留量多;水稻生育期推后、插花田增多,稻纵卷叶螟食料充足;由于雨日多,劳动力紧张,以及应急防治农药缺乏等原因,造成应急防治实施难度大等.  相似文献   
4.
广西水稻稻飞虱的发生演变规律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西有飞虱科昆虫49种[10],能对水稻造成危害的主要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混合种群,俗称为稻飞虱.稻飞虱是目前广西水稻发生面积最大,为害程度最重的病虫.本文叙述了稻飞虱在广西的发生演变规律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2010年广西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农作物病虫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面积为1849.56万公顷次,防治面积为1864.55万公顷次,占发生面积的100.8%。防治后挽回损失1176.1万吨,实际损失169.9万吨。  相似文献   
6.
晚稻分蘖期通常同时受到褐飞虱、第3代二化螟、第5代稻纵卷叶螟的危害,选择几种广谱性高效农药进行防治,其中以80%锐劲特WG的综合防治效果较好,每667m^2施用3-4g,对褐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71%~99.42%、90,57%~95。83%、93.95%~95.2%;48%乐斯本EC的综合防治效果次之,每667m^2施用150ml的防效分别为92.81%~72.25%,85.75%~93.38%;以上2种药剂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80%敌敌畏EC120ml加20%三唑磷EC 120ml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彻底清除柑桔黄龙病树,是防治柑桔黄龙病传播的强制性措施之一.对柑桔黄龙病树的处理,要求先喷农药防治柑桔木虱后,再挖除病树.  相似文献   
8.
2008年广西第三代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特点及原因简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稻纵卷叶螟是广西水稻主要害虫之一, 年发生6~8代,其中第2、3代是早稻主害代。2008年,受虫源、气候因子和种植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广西第3代稻纵卷叶螟发生呈现发生范围广、面积大、成虫峰次多、峰期持续长、蛾量大、虫口密度高、为害期长、田间虫态复杂等特点,发生面积75.6万hm2,为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大发生年。作者分析,其主要原因为:5月下旬到6月中旬,第3代发生期气候适宜;第2代残留基数大,外地迁入数量多,第3代成虫滞留量多;水稻生育期推后、插花田增多,稻纵卷叶螟食料充足;由于雨日多,劳动力紧张,以及应急防治农药缺乏,造成应急防治实施难度大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广西稻飞虱总体发生较重,年度间差异较大;始见期早,早期迁入量较大;次害代发生明显突出;局部地区易多点重发。究其原因,主要为年度间初始迁入虫量对比悬殊,反常天气的频繁出现影响田间种群发展,防治难度大。稻飞虱发生的多变性以及防治效果与测报工作的相互作用给长期测报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