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为了探讨不结球白菜侵染霜霉病后的生理生化变化,以不结球白菜高抗材料605和易感材料250为试材,于三叶一心时期进行人工接种,研究接种0、24、48、72、120 h后,不结球白菜在病害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发现,SOD活性呈现上升-下降-再次上升的趋势,POD和CAT活性的趋势变化先上升,在接种48 h出现大幅度降低。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在病菌的胁迫下均出现了两个峰值,分别在24和72 h。叶绿素含量在接种后的48 h最高,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病害胁迫下两种材料的Pn和Gs均呈现下降的趋势。Ci在48 h达到最低值,72 h后迅速上升,之后缓慢下降,Pn在72 h前变化幅度不大,之后急剧上升,Tr则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结果表明,POD在48 h时抗感材料酶活性变化显著,CAT在24 h有显著变化,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在72 h抗感材料差异显著,这些指标均可作为评价抗感霜霉病的生理指标。不结球白菜霜霉病侵染后叶片的蒸腾速率变大,叶片迅速失水,气孔导度变差,从而影响了气孔运输二氧化碳,净光合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2.
作者以普通绿叶紫菜薹和紫色不结球白菜为亲本进行杂交,6代自交分离后得到紫叶紫菜薹新种质,并将其与亲本在生理生长特性上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紫叶紫菜薹新种质为中晚熟,从播种到始收需93 d;叶片深紫色有光泽,薹叶为披针形紫色;花薹紫色略有蜡粉,薹质嫩,平均单薹重约30 g,薹长22~33 cm。该新种质的创制为进一步选育富含花青素的紫叶紫菜薹新品种提供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3.
不结球白菜常受到高温和淹水的胁迫,对植株的各种内源激素造成了影响,以至生长受到限制.为研究不结球白菜内源激素在胁迫期间的含量变化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以耐涝性较弱的'苏州青'和耐涝性较强的'黑油冬'2个品种为材料,考察不同温度(24℃、35℃、40℃)及不同淹水时间(0 h、6 h、12 h、24 h、48 h和恢复5 d...  相似文献   
4.
‘新夏青3号’是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设施园艺研究所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一代品种,具有优质、耐热、丰产性好的优点,适宜在长三角地区推广种植。为促进‘新夏青3号’在长三角地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现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配套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介绍,以供相关种植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海青3号’是利用国内优异种质资源经多年系统单株自交纯化,并结合田间综合园艺性状鉴定筛选获得的自交不亲和系612和118-600,经杂交后得到的不结球白菜优质一代杂种。该品种植株直立生长,矮箕类型,生长势强,叶深绿色,叶面光滑,叶柄宽、绿色,抗病毒病和霜霉病,营养丰富。该品种播种后25—40 d均可采收,多点试验表明,‘海青3号’定植40 d的采收产量高达43 112.4 kg∕hm2。营养品质指标分析表明:在移栽后35 d内,‘海青3号’与对照‘苏州青’的营养指标变化趋势一致;在移栽第35天时,‘海青3号’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苏州青’,纤维素含量显著低于‘苏州青’,其氨基酸、还原型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和硝态氮含量均比‘苏州青’略高。该品种适宜在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其他地区秋冬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6.
以紫叶紫菜薹组合19-520和2个亲本材料为试验材料,于播种后75 d,以普通绿叶紫菜薹为对照,采用高通量表型平台进行表型测定和LemnaTec Scanalyzer 3D成像.研究了紫叶紫菜薹组合19-520及其亲本株高、幅宽、紧密度、投影面积和植株相对含水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紫叶紫菜薹组合19-520的株高、幅宽、植株紧密度、投影面积、相对含水量和花青素相对含量均较高,表型特征表现优良.因此,紫叶紫菜薹组合19-520作为新的紫菜薹组合在综合表型上表现良好,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