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对中国科学院山东禹城实验站的麦田CH4通量进行观测,研究了土壤CH4通量、光照和遮光情况下的土壤-植物系统CH4通量,及植物、光照等因素对CH4通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小暗箱测定土壤CH4通量,采用暗箱和明箱测定土壤-植物系统CH4通量,同步观测了生物量、5 cm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及土壤NH4+含量.结果表明,麦田土壤和土壤-植物系统CH4通量均无明显的日变化,但季节变化显著;小麦的存在使土壤-植物系统CH4通量的季节波动加剧;小麦植株和光照促进麦田土壤-植物系统对CH4的吸收.此外,本研究发现在野外观测中,采用明箱覆盖土壤以及植物进行观测更能真实反映有植被覆盖的地表CH4通量状况.  相似文献   
2.
热带森林植被冠层CO2储存项的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植被冠层CO2储存项有助于提高森林-大气层面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FNEE)的估算精度.基于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2年完整的涡度相关系统和CO2廓线的同步观测资料,详细分析涡度相关法(Fs-EC)和廓线法(Fs-PM)CO2储存项估算结果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廓线法CO2储存项年平均日变化曲线相比涡度相关法能更...  相似文献   
3.
通过开顶式气室控制大气CO2浓度,对大豆生长和产量指标进行实验测定,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株高、茎粗、叶片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了未来高CO2条件下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与背景大气CO2浓度350μmol/mol相比,大气CO2浓度为550和750μmol/mol时,大豆株高分别提高15.74%和21.57%,茎粗则增加8.62%和13.79%。大豆比叶重在不同生育期平均提高3.50%和7.25%,大豆鼓粒期叶面积增加7.27%和14.08%,叶绿素含量提高7.10%和11.42%。高CO2浓度对大豆产量各构成因子的贡献存在差异,对单株荚数提高幅度较大,分别为6.87%和11.61%,促使产量增加15.19%和29.10%。  相似文献   
4.
多角度认识农田生态系统在CO2源或汇的问题有助于中国制定正确的农业管理措施,通过减少农田生态系统碳的排放或增加碳的储存,可以使中国在国际排放权的争夺中处于主动地位;笔者总结了国内外最新文献中农田CO2交换量的研究现状和通量观测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农田生态系统CO2交换量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介绍了测量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的微气象法和箱法等通量观测的代表性方法,列表说明了涡度相关法、静态透明箱法、静态暗箱法三者存在的优缺点。分析了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碳交换测定通量的准确性的途径及扩大不同农作物CO2测定量的适用范围;对农田生态系统CO2交换量观测全面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多角度认识农田生态系统在CO_2源或汇的问题有助于中国制定正确的农业管理措施,通过减少农田生态系统碳的排放或增加碳的储存,可以使中国在国际排放权的争夺中处于主动地位;笔者总结了国内外最新文献中农田CO_2交换量的研究现状和通量观测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农田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介绍了测量农田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微气象法和箱法等通量观测的代表性方法,列表说明了涡度相关法、静态透明箱法、静态暗箱法三者存在的优缺点。分析了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碳交换测定通量的准确性的途径及扩大不同农作物CO_2测定量的适用范围;对农田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观测全面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大气CO2浓度处理小麦的观测,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小麦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叶绿素含量等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讨论了未来高CO2条件下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与背景大气CO2浓度350 μmol·mol-1相比,当大气CO2浓度为550和750 μmol·mol-1时,小麦抽穗期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20.8%和29.7%,并消除了光合午休现象.在不同生育期净光合速率提高幅度存在差异.气孔导度随CO2浓度增加而下降,不同生育期平均降低15.3%和21.7%,小麦蒸腾速度则平均下降4.5%和9.4%.在2种高CO2水平下,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19.2%~25.7%和32.2%~45.6%.同时使抽穗期小麦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提高11.0%~14.8%、13.0%~18.2%、11.5%~15.7%和15.3%~23.5%,但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降低.  相似文献   
7.
大气CO2浓度对大豆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大气CO2浓度控制试验,分析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光合生理因子的影响,探讨了大气CO2增长状况下大豆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与大气CO2背景浓度350μmol/mol相比,CO2浓度550μmol/mol水平下大豆开花期日平均光能利用率提高18.95%,当大气CO2浓度升至750μmol/mol时,提高幅度增大到33.79%。但在不同生育期光能利用率提高幅度存在差异,在大豆分枝期和开花期提高幅度较大,而在结荚期和鼓粒期提高幅度相对较小。大豆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大气CO2浓度升高而大幅提高,二种高CO2浓度下大豆开花期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4.08%和46.90%。  相似文献   
8.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开顶式气室控制大气CO2浓度,对大豆生长和产量指标进行实验测定,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株高、茎粗、叶片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了未来高CO2条件下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与背景大气CO2浓度350μmol/mol相比,大气CO2浓度为550和750μmol/mol时,大豆株高分别提高15.74%和21.57%,茎粗则增加8.62%和13.79%。大豆比叶重在不同生育期平均提高3.50%和7.25%,大豆鼓粒期叶面积增加7.27%和14.08%,叶绿素含量提高7.10%和11.42%。高CO2浓度对大豆产量各构成因子的贡献存在差异,对单株荚数提高幅度较大,分别为6.87%和11.61%,促使产量增加15.19%和29.10%。  相似文献   
9.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条件下大豆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不同CO2浓度处理的大豆试验测定,分析了大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在高CO2浓度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C02浓度的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在初花期,CO2浓度为450,550,650和750μmol/mol时,与CO2本底浓度相比,叶绿素总量增加4.4%~14.2%,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6.8%~24.6%,鼓粒期也有类似结果。但由于高CO2浓度条件下,叶绿素b含量增幅大于叶绿素a,因此,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