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6篇
  18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设施大棚辣椒盆栽试验,设置不施氮肥(CK)、铵态氮与硝态氮的氮质量比分别为0:100(A0N100)、25:75(A25N75)、50:50(A50N50)、100:0(A100N0)5个处理,研究不同铵硝态氮配比对辣椒产量、养分积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铵硝配比处理增加了辣椒的果实数、鲜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配方的穗肥对皖稻68、特糯2072、嘉糯65等品种糯稻的产量、养分积累、品质、挥发性物质的组成成分和比例、特征香气等的影响.设2个处理:不施新型穗肥对照(CK);施新型穗肥.结果表明,经过香糯稻专用缓释穗肥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皖稻68、特糯2072、嘉糯65的产量分别增加0.55、0.75、0.72 t/hm2;皖稻68的Fe含量增加0.11 mg/kg,特糯2072的Ca、Zn含量分别增加0.22、0.09 mg/kg,嘉糯65的Mg、Cu含量分别增加0.76、0.05 mg/kg;皖稻68、特糯2072的支链淀粉含量分别增加8.3百分点、7.7百分点,特糯2072的VB2含量增加0.57 mg/kg,嘉糯65的整精米率增加7.2百分点,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例增加5.4百分点;皖稻68、特糯2072、嘉糯65香糯米的特征香气物质成分中,增加了2-己基-1-癸醇、2-辛基-1-癸醇、2-庚酮、3-十五酮、苯甲酮、苯并噻唑、癸基辛基醚和乙酸乙酯,其他特征香气物质的增加幅度为0.21~10.25百分点;皖稻68、特糯2072、嘉糯65对致病菌的感染率降低幅度为16.00%~32.00%.综上,新型穗肥可以有效地增加糯稻生物量,提高糯稻品质,适度增强糯稻对病害的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3.
沿江地区油菜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试验研究氮磷钾的不同配比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增加油菜株高24.2%,施用氮肥对提高油菜的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都有显著的作用,但过量施用氮肥会影响油菜的分枝数量.施用磷肥对单株有效角果数具有显著影响,施用磷肥处理比不施磷肥处理的单株角果数增加40.1%.施用钾肥对油菜株高、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具有显著影响,施用钾肥对油菜的分枝的影响要显著大于氮磷的效应.综合三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安徽省芜湖县油菜生产体系的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分别为N 225kg/hm2、P2O5 75kg/hm2和K2O 60kg/hm2.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淮北地区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按氮素量2∶1配施(SRU2),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均最高。与农民习惯处理(N 250 kg/hm2)比较,缓释尿素处理(SRU1、SRU2和SRU3)减少氮用量70 kg/hm2,小麦产量差异不大,但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增幅分别达43.71%~91.98%和25.58%~43.71%。等氮肥用量条件下,与尿素一次性全量基施(SRU4)比较,缓释尿素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及氮肥利用率。在扬花期,农民习惯处理和优化氮素处理30~60 cm土壤硝态氮淋失趋势明显;缓释尿素处理土壤硝态氮积累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安徽化肥消费现状和粮食作物节肥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总结2005 ~ 2014年安徽统计年鉴数据、农户调查数据及2 495个安徽粮食主产区的田间试验结果,分析安徽化肥消费动态变化和粮食作物节肥潜力.[结果]与2004年相比,2013年化肥施用总量及氮肥、钾肥和复合肥用量分别增加了21.9%、2.4%、6.7%和63.3%,磷肥用量减少了12.2%.经估算,2013年水稻、玉米和小麦生产共可节氮肥152 073t,而需要增加1841t磷肥和24 863t钾肥,才能满足作物最佳营养需求.[结论]安徽农作物节氮潜力巨大,但是由于作物需肥特性不同和地区差异,需平衡施肥才能达到节肥、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棉花施用硫肥的产量、品质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2001年在沿江地区灰潮土上研究了硫磺粉、硫肥95对棉花生长发育、皮棉产量和棉纤维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硫肥能提高棉花的株高、果枝数、蕾数、成桃数和茎基租,还能提高伏桃比例,促进棉花生育后期的生长发育,增加棉花产量,改善棉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度等品质指标。硫肥的适宜用量为45—60kg/hm^2。施用硫肥95的增产效果比硫磺粉的要好。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比例对安徽小麦花后氮素运转特征和土壤氮素盈余的影响,分别选择安徽省北方小麦产区小麦—玉米轮作和南方小麦产区小麦—水稻轮作方式,土壤类型分别为两合土和黄棕壤,设置不施氮肥处理(CK)、农民习惯处理(Ncon)、减少普通尿素用量的优化氮素处理(Nopt)、缓释尿素及其掺混普通尿素处理(SRU1、SRU2、SRU3)和普通尿素全部基施处理(SRU4),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在两种土壤上小麦花后氮素转运、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无机氮积累量。结果表明:与黄棕壤比较,相同施肥处理两合土上小麦产量、花后氮素积累量和氮素运转量显著增加,平均分别增加了71.8%,199.1%和25.8%,而氮素转移率和土壤氮素表观盈余量平均分别降低16.1%和49.7%。在两种土壤上,与Ncon比较,缓释尿素及其掺混普通尿素处理小麦产量差异不大,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黄棕壤和两合土上增幅分别达43.7%~91.9%和6.6%~26.9%,以缓释尿素掺混普通尿素比例2∶1处理(SRU2)最高;与Nopt相比,仅两合土上SRU2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在小麦生育后期,农民习惯施肥处理0—30cm土壤NO_3~-—N和NH_4~+—N积累量明显高于缓释尿素处理,且土壤氮素盈余量高于其他处理。缓释尿素与尿素掺混实现了一次性简化施肥,可保障小麦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土壤氮素盈余量及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8.
淮北平原冬小麦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方法]以普通砂姜黑土为供试土壤,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进行田间施肥试验。[结果]施氮、磷、钾小麦的增产率为13.3%-44.7%、5.6%-11.8%和9.8%-13.2%,其平均增产率为22.6%、8.1%和11.3%。不施氮肥或钾肥小麦的相对产量为69.1%-88.3%和88.3%-91.0%,其平均相对产量为82.3%和89.8%,减产11.7%-30.1%和9.0%-11.7%,平均减产17.7%和10.2%;不施磷肥小麦的相对产量为89.4%-94.7%,减产5.3%-10.6%,平均减产7.5%。平衡施肥较不施氮肥对照增收1 106-1 562元/hm^2,施用氮肥的产投比达2.57-4.34∶1;较不施磷肥对照增收268-909元/hm^2,施用磷肥的产投比为1.90-3.53∶1;较不施钾肥对照增收525-1 003元/hm^2,施用钾肥的产投比为3.81-5.62∶1。施用氮、磷、钾小麦分别平均增收1 308、628和824元/hm^2,其平均产投比分别为3.32∶1、2.86∶1和4.64∶1。[结论]该研究为冬小麦平衡施肥技术在淮北平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水稻专用配方肥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配方,小调整”策略,采用区域总量控制、分期调控技术,根据磷钾肥衡量监控技术原理,通过不同农户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大配方、小调整和农户习惯处理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比较,大配方和小调整处理提高了水稻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平均产量分别增加了4.67%和11.85%,平均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33.45%和42.62%.大配方和小调整处理可以使水稻达到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而小调整处理效果优于大配方处理.  相似文献   
10.
安徽大豆生产中最佳硫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淮北地区夏粮以大豆生产为主.1997年在该地区的砂姜黑土上进行了大豆五个施硫水平(S0~S4,相当于0、30、60、90和120 kg/ha)的两个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硫促进大豆生长,增加了干物重及根瘤数.硫肥在盛花期-结荚期表现出来的效果比生育初期的明显,高硫的效果好于低硫处理.硫肥的施用使大豆产量在两个试验点分别增加了27~233 和133~534 kg/ha.第二试验点(龙亢农场)的增产达到了统计上的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两个点因施硫使产投比达到3.5~14.6, 说明施硫的经济效益是令人满意的.从产量的增加,产投比的提高, 以及蛋白质产量等情况来看,初步认为,在土壤MCP-S含量低于25 mg/kg的情况下,每公顷施硫60~90 kg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