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8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沟湾养殖海域沉积物中磷的溶出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8~11月对桑沟湾进行了两次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通过沉积物水界面交换室内培养实验得到了PO4P和TDP在沉积物水界面的交换量与时间的动力学关系,并利用非线性拟合技术和连续函数计算法计算了该湾沉积物水界面PO4P和TDP的交换速率。其变化范围PO4P为0.09~3.26mg/m2·d,TDP为1.22~7.66mg/m2·d。总体趋势是相同站位的交换速率为8月高于11月,不同站位的交换速率为扇贝和牡蛎养殖区高于海带养殖区。与我国其他近岸海域相比,桑沟湾沉积物水界面磷的交换速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
就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藻液及各组分对鳀鱼(Engraulis ja ponicus)早期发育阶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就鳃鱼早期发育过程中对赤潮异弯藻的敏感性时期作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原肠期前的发育卵和初孵仔鱼对赤潮异弯藻较其他发育阶段更为敏感。在同等条件下藻细胞内容物对鳃鱼早期发育各阶段的毒性最大,其次是藻细胞碎片和藻液,去藻过滤液的毒性最小。暴露在高浓度90000c/ml藻细胞内容物中,96h后仔鱼的存活率为4%;而在同浓度的去藻过滤液中,96h后仔鱼的存活率为75%。藻细胞内容物和藻细胞碎片对鳃鱼仔鱼96hI。C∞分别为2818、6760c/mL.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对2011~2014年间在黄海及东海北部采集的36种海洋鱼类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利用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计算底层饵料贡献比(Bp)来确定鱼类的食性,利用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5N)计算其营养级(TL)。结果显示,这36种鱼类的营养级范围为2.75~4.34,平均值为3.47。其中,4种为完全浮游生物食性,8种为底栖生物食性,完全底栖生物食性为12种,混合食性为12种。中(TL=3.5~4)、低(TL<3.5)营养级的种类占大多数(91.67%),而高营养级(TL>4)种类较少,仅为3种,且全部为混合食性。营养级的研究结果与1986、1992和2004年的研究对比发现,个别种类发生了改变。如蓝点马鲛(Sconberonorus niphonius)营养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黄鲫(Setipinna t)aty却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食性的研究结果与2004、2009和2011年的研究对比发现,有些种类食性发生了较大变化,如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有些种类食性几乎没有变化,如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  相似文献   
4.
渔业水域沉积物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海洋渔业水域沉积物特点,研究建立了包括:甲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等菊酯类农药的提取、浓缩和净化方法,用配有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的气相色谱仪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和费用低等特点.多种菊酯类农药可以一次进样同时测定,通过对不同的渔业水域中沉积物进行加标试验测定,以上4种组分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7.2%、88.7%、94.4%和92.2%.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3、0.02、0.10和0.05μg/kg.  相似文献   
5.
日粮水平和饵料种类对真鲷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玉筋鱼为铒料生物,采用室内流水模拟实验法研究了摄食水平和饵料种类对真鲷能量收支各组分和能量收支分配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真鲷的生长量、总代谢量、排泄量及生态转换效率均随日粮水平升高呈减速增长趋势,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均可用对数曲线加以定量描述;不同生物饵料能造成真鲷摄食、生长、排泄和总代谢水平的显著差异,但却不能改变以比能值为单位的生态转换效率。依据各收支过程的量化结果,可得到真鲷的能量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玉筋鱼摄食排空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实验室玻璃钢水槽中,以细长脚蜮为饵料,研究了黄、东海主要小型鱼类玉筋鱼的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摄食排空率。结果表明,玉筋鱼的摄食排空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有所增加;通过比较指数函数和二次多项式函数的模拟结果表明,玉筋鱼的摄食排空率与温度的关系更适合于用二次多项式函数Rt=-0.0008T^2 0.0419T-0.3834(R^2=0.9820)加以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7.
日粮水平和饵料种类对黑鲷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室内流水实验法研究了摄食水平和饵料种类对黑鲷能量收支各组分和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鲷的生长量,总呼吸代谢量,排泄量及生态转换效率均随日粮水平升高呈增长趋势,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可分别用对数曲线或直线加以定量描述;不同生物饵料能造成黑鲷摄食,生长,排泄和总呼吸代水平的显著差异,但却不能改变以比能值为单位的生态转换效率。黑鲷的呼能量收支分配率随摄食水平不同有较显著差异;代谢能分配率和排泄能分配率随摄食水平增大呈U型变化趋势,而生长能分配率却恰恰相反。除摄食高蛋白饵料时引起排泄能分配率增加外,摄食不同饵料对黑铜的能量分配模式影响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对虾养殖中新生残饵耗氧动态及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实验模拟研究的结果,估算了由配合饵料和贻贝肉形成残饵后36天时间内的耗氧量,并讨论了其耗氧动态和规律。残饵耗氧量的变化范围为4.09~17.61g/kg·d。残饵耗氧曲线随残饵形成时间的不同而显著变化,且始终呈二次曲线衰减形式,在其演变过程中,该二次曲线方程的二次项系数由负数逐渐演变为正数,并最终接近于污染虾塘底质的耗氧曲线。配合饵料和贻贝肉的耗氧曲线变化形式相近,但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另外,本文还初步探讨了残饵的耗氧高峰期,估算了残饵在虾塘底质总耗氧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4年6、8和10月分别对乳山湾东流区共进行了3个航次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乳山湾东流区属于弱还原环境,表层沉积物中硫化物的含量基本呈北侧高、南侧低的趋势,而氧化-还原电位则呈北侧低、南侧高变化趋势。硫化物的垂直分布基本表现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氧化-还原电位的垂直分布基本表现为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由于受到贝类养殖的影响,出现了较多的例外情况。硫化物含量和氧化-还原电位随季节的变动较明显,硫化物含量8月最高,6月次之,10月最低;而氧化-还原电位则10月最高,6月次之,8月最低。贝类养殖对沉积环境中硫化物与氧化-还原电位有明显影响,养殖区硫化物的含量高于非养殖区,而氧化-还原电位则低于非养殖区。  相似文献   
10.
黑鲷的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及基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鲷的特定生长率随温度或摄 食水平升高而减速增长,其关系分别可用公式SGR=1.071nT-2.44或SGR=0.461n(FL)-0.071定量描述;而生态转换效率则随温度或摄食水平增大而增至一峰值,然后随其进一步增加而降低,其关系则分别可用二次曲线Eg=-0.12T^2+4.64T-29.74或Eg=-5.92FL^2+35.57FL+26.69定量描述,且依据上述公式可分别求得实验条件下的最佳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