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云南省昌宁县草食畜牧业工作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把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来抓,全县草食畜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本文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针对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调整养殖结构、转变传统的饲养方式、积极开发畜产品市场、逐步完善畜牧体系、加强政府领导、加大投入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昌宁县引进11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引种试验,通过对试验品种物候期观察和3年的产草量测定.结果表明:GA - 0504 ALFALFA、07 01399 ALFALFA、Tripleplay (WL903HQ)、IS - 1085 4个品种适应性强,产草量高,适宜在昌宁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正>羊螨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在羊体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性皮肤病,又称疥癣、疥虫病、疥疮等,具有高度传染性,往往在短期内可引起羊群严重感染,危害严重。本病主要特征是皮肤发生炎症、脱毛、奇痒等。一、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4.
耕牛肌肉酸中毒在我县经常发生。本病的发生不分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是耕牛初次役用时发生本病。我们在兽医门诊中治疗该病牛27头,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5.
昌宁县是云南的主要泡核桃产区之一,2010年末全县泡核桃总面积7.6万hm2,覆盖全县13乡(镇)117个村1 493个村民小组约6万农户,有近2.7万hm2是利用耕地种植.在泡核桃幼林地套种紫花苜蓿是昌宁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有益尝试,既可以覆盖地表,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节省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以净化环境,改善气候,提高土地产出率.  相似文献   
6.
昌宁县在紫花苜蓿引种试验基础上选择适宜昌宁气候、土壤条件的高秋眠级WL525MQ和WL903HQ两个苜蓿品种推广种植.采取加强领导、宣传发动、业务培训、技术指导、资金保障、督促检查各项措施,探索林草协作、果草套作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役用耕牛肌肉酸中毒在我县经常发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耕牛初次役用时多发。 一、病因 役用牛因长期放牧或圈养,肌肉、肌腱、关节处于自然收缩、伸直的正常运动状态,若初次役用时间过长,肌肉、肌腱、关节运动加强,用力增大,造成肌肉酸增多,致使肌肉酸中毒,引发本病。  相似文献   
8.
对保山市畜牧工作站提供的三个紫花苜蓿品种赛特、三得利、518进行栽培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鲜草每667m。三年平均产量赛特最高,为10140.3kg;三得利次之,为9884.3kg;518最低,为9818.5kg。鲜干比以三得利最高,为24.2%;赛特次之,为20.8%;518最低,为19.6%。赛特、三得利、518三个品种的茎叶比分别为46.42:53.58、48.05:51.95和49.09:50.91。综合评价:三个紫花苜蓿品种都适宜在昌宁县推广种植,以赛特推广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9.
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由于其适应性强、产草量高、应用范围广、品质好等优点,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昌宁县于2006年开始引种试验,2008年开始小面积示范种植,以点带面,逐年推广,2010年末已推广种植90.4 hm2.经过在梨园、泡核桃林地的推广实践总结出紫花苜蓿有“三怕”.  相似文献   
10.
昌宁县在紫花苜蓿引种试验的基础上,从2008年开始以点带面推广种植并逐年扩大推广范围,到2010年末推广保留面积达到90.4 hm2.笔者认为技术指导到位是种植成功的关键.1 指导农户选择适宜种植地块有利于农户管理和刈割利用 应选择离家较近,土地肥沃,粘性土壤,pH 6.0~6.5,耕作层深,干旱利于浇灌,雨季利于排涝,地下水位低的园子地或空隙较大的泡核桃林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