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提莫菲维小麦的根尖细胞染色体进行C-带分析,以明确提莫菲维小麦的染色体C-带带型特点。结果表明:提莫菲维小麦具有14对染色体,其染色体带型公式为:2 n=28=4 IT++4 IT++6 CIT++6 I+2 IT+2 CI+2 CIT+S+2 CIS,共包括98条带,其中长臂具有57条带纹,包括50条中间带(I),7条端带(T);短臂具有35条带纹,包括30条中间带(I),3条端带(T),2条随体带(S);另外还有着丝点带(C)6条。提莫菲维小麦G组染色体的异质化程度明显高于A组染色体,G组染色体的C-带带型与普通小麦B组染色体非常相似,因此G组染色体可能与B组染色体存在部分同源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阐明不同玉米自交系间氮效率差异特征,筛选优异的氮高效种质,改良玉米的氮素利用效率,为玉米氮高效育种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以平均产量和氮效率为评价指标并结合抽雄期、散粉期、成熟期、株高、穗位等二级性状,对25份目前在黄淮海应用的核心种质和自育玉米自交系材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氮利用效率评价.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氮效率在2种不同的氮处理条件下与散粉-吐丝间隔期、平均产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即3个性状可作为评价玉米自交系材料氮效率高低的指标.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低氮和高氮条件下,散粉-吐丝间隔期、平均产量及株高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将高氮条件与低氮条件下的平均产量进行分析并结合株高和散粉-吐丝间隔期等二级性状,鉴定出郑58、WK858和9058这3个玉米自交系材料可在氮高效育种中作为供体亲本来改良玉米的氮素利用效率.丰富了氮高效种质资源,评价了不同玉米材料的氮素利用效率,揭示了不同材料对氮素的反应程度,为氮高效育种提供材料以及自交系的选育和合理的利用肥料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C-带技术对葡萄牙野燕麦根尖细胞进行了带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牙野燕麦具有21对染色体,其上共有90条带,包括26条端带(T)、50条中间带(I)、1条随体带(S)、13条着丝点带(C);葡萄牙野燕麦染色体的带型公式为:2n=42=12ITC+2CIT++4ICT++2I+TC+2I+CT+2I+T+C+2IT+S+2IT+4IT++2I T++2I+T++2IC+4I+。葡萄牙野燕麦的C组染色体的带纹最为丰富,而A组、D组染色体的带纹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采用顺序C-带-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对提莫菲维小麦与光稃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中的外源遗传物质进行鉴定。GISH分析结果表明,在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具有2对清楚的杂交信号,说明该后代中可能含有稳定的外源遗传物质,且以易位的染色体片段形式存在。对该后代进行顺序C-带-GISH分析将杂交信号分别定位于提莫菲维小麦的7A和6G染色体短臂上,提莫菲维小麦的7A和6G染色体中含有光稃野燕麦的遗传物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