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正> 豫油一号是我国第一个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品种,它的育成填补了我国油菜品质育种的空白,克服了以往油菜品种由于芥酸、硫甙含量高对人、畜产生的毒害作用。此项研究获省(1986年)、国家(1987年)科技进步奖,并得到国家科委、计委、经委和财政部(1986年)联合表彰。豫油一号其组合为Marnoo×79092—1(浙江九二/oro),通过化学筛选、加代、选育与繁殖等同步进行的方法育成。在1984  相似文献   
2.
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384A原选育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型双低油菜CMS384A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利用引进的低杂 2号中的雄性不育单株、采用单株成对连续回交的方法育成的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其突出表现为雄性不育彻底且遗传稳定 ,配合力高 ,抗病抗倒 ,品质优良。 384A属典型的败药型雄性不育系 ,其雄性不育的遗传受不育细胞质 (S)和一对隐性核不育主效基因 (rr)的共同控制 ,属孢子体不育 ,基因型为S(rr)。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 双低自交系PD132、CP0 15和 10个双低自交系 (L1、L2、…L10 )由河南省农科院油菜室提供。低杂 2号由湖南省农科院提供。1.2 调查…  相似文献   
3.
7个甘蓝型胞质不育油菜杂交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种的不育株率有显著差异,而不育系相同恢复系不同的杂交种,不育株率差异不显著。不育株分枝部位高、有效分枝数少、单株角果数少、角果结实性差。不育株比正常杂种株减产16.2%-42.6%,不育株的产量对照优势率为-8.3%--33.8%,不育株造成杂交种的群体产量下降0.75%-3.61%。7个杂交种的临界不育株率为3.62%-71.05%。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杂交油菜郑杂油一号制种技术宋文光,田保明,任乐建,刘建民(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郑杂油一号是由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高产型油菜杂交种。生产上表现出生长快、长势强、高产潜力大、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等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 豫油2号系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在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中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抗(耐)病等特点,1989年经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油2号。一、选育方法及经过豫油2号是通过杂交、系谱选择等方法选育而成。其杂交组合为(7818×Marnoo)F_2×QVa。其中7818为高芥酸、高硫甙的本地高产油菜品系:马努(Marnoo)为澳大利亚的低芥酸、低硫甙的优质品种;QVa为西德的具有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  相似文献   
6.
<正> 一、来源合油一号系1971年用沪农早与意大利饲料油菜进行有性杂交,从组合7110中经多代连续选择和定向培育而成.原系号7818.二、产量表现及适应范围1980-1982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在原阳、延津、荥阳、郑州、襄城、遂平、许昌、开封、睢县等27个点次的试验中增产点26个,占96.3%,一处  相似文献   
7.
对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是国内外油菜科研的主攻方向。我省从80年代开始,就开展了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育成了一批高产优质杂交种。为了适应当前我省油菜生产的需要,把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1989~1990年度由河南省农科院、河南省种子公司主持,首次进行了河南省杂交油菜联合试验,以鉴定我省育成的杂交种,为生产上选择高产、优质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试验分别设在郑州、唐河、信阳、汝南。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20平方米,行、株距为0.4×0.13米,  相似文献   
8.
配合力分析表明:不同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产量和品质(芥酸、硫甙含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均不显著,其中不育系32A和复杂表C6的一般配合力都显著较高;恢复系产量一般配合力与其芥酸、硫甙含量的一般配合力的相应关系分别为0.74和0.76,相关性不显著。研究认为杂交种的高产原因是由于加性基因累加和部分显性作用的结果,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是很重要的;可选出高产优质油菜杂交种。  相似文献   
9.
十字花科作物的油菜、蔬菜等的杂交育种和遗传研究中,常常遇到亲本花期不遇,授粉工作量大,以及亲本年年种植、费工、费地的困难。在自然条件下,十字花科的花粉寿命只能维持3—5天,人们迫切希望寻找既能延长花粉的寿命,又便于人工授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 郑杂油一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在“七五”期间选育成的高产、抗性好的优良杂交种。杂交组合32A/32B//恢110。该杂交种经1989—1990年度河南省杂交油菜多点联合试验,表现很好。一、产量表现杂交种试验点设在郑州、信阳、唐河、汝南。参试杂交种共7个,对照是秦油二号(杂交种)和南阳41。郑杂油一号产量居参试种的首位,经方差分析和产量差异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