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庭院经济是坝上以牧为主,退耕还林还草的需要,也是改变坝上耕作粗放,广种薄收习惯的开端和对土地搞集约化经营、精耕细作,提高单产的一种典型引路。庭院经济是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简单、管理方便,男女老少都能搞的一种户办小项目。搞好了一个庭院,既利用了庭院水土资源,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是坝上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我县庭院经济的发展情况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潍坊市某肉种鸡场,在26周龄时种鸡突然发生以拉乳白色水样稀粪为特征的疾病,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验,综合诊断为鸡坏死性肠炎。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场饲养艾维茵父母代肉种鸡4000套,分4个舍饲养,每舍1000套,采用地面平养,用干稻壳作垫料。饲料为自配料。24周龄前大群鸡只生长良好。从24周龄开始,饲料中加入7%的贝壳粉,此后有少部分鸡开始拉稀,并逐渐增多,最初用恩诺沙星1∶20000倍浓度饮水投服5d,后用庆大霉素10000单位/只·天饮水…  相似文献   
3.
西农979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用小偃6号、西农65、83(2)3—3、84(14)43、陕229、小偃504、陕213七个亲本采用复交与回交、通过优性基因聚合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是由国家863重大科技项目资助培育成功的集抗寒早熟高产优质广适于一体的突破性新成果。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农业部推荐的全国重点优质小麦品种之一。我镇于2003年从河南省金粒种业有限公司引进示范,认为该品种田间表现突出,综合性状优良,通过3年的推广发展,2006年该品种在我镇收获面积超0.5万亩,是目前我镇乃至我市的当家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4.
5.
尚义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决定》,以强化水利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人均建成3亩稳产高产田为目标,坚持农闲时大抓,农忙时小抓,常抓不懈的原则。组织全县人民开展了以兴修水利、平田整地,打埂垒堰、保土蓄水,发展高效益农业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1980年在10个月的时间内,全县共投入劳动积累工221万个,投资360万元,完成新打并配套机井、大口井62眼,维修旧井178眼,新打小石井330眼,兴修其它小型水利工  相似文献   
6.
小麦弱苗是生产中特别是超高产栽培中影响产量的一大障碍,防止弱苗形成、创建高质量群体是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小麦弱苗一旦形成,会造成基本苗不足,群体不齐,三类苗增加.弱苗由于体小瘦弱,后期往往穗小粒少,严重的会产生空穗,浪费了养分却形不成产量,给后期管理带来极大不便.即使后期加强了管理,也不能弥补前期生长不良造成的损失.结合生产实际,我们认为,小麦弱苗尽管前期容易形成,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事先预防的,关键要因地制宜,对症施治.  相似文献   
7.
玉米不同品种间种技术是一项全新而简单的增产方法。它创造了一个新型的大田群体结构,通过F0代杂交优势与实现群体内2个品种间的抗性互补确保稳产与增产;品种搭配时应主要从生育期、株高、品质、品种类群、抗性等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以及国务院《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的颁布实施,打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地方保护体制,推动了市场竞争机制。事实上,种子企业的核心在于种子,无论是品牌的竞争,服务的竞争还是销售网络的竞争等,归根到底起关键作用的还是种子质量的竞争。  相似文献   
9.
宋玉明 《种子科技》2007,25(6):30-31
种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种子质量,无论是品牌竞争、服务竞争还是销售网络竞争,归根到底起关键作用的还是种子质量的竞争。为促使种子企业健康长久发展,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必须在种子质量上狠下功夫,以保证种子品牌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水果玉米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超甜玉米,与普通甜玉米相比,水果玉米汁多皮薄,质脆而甜,可直接生吃,也可蒸、煮、烧、烤后食用。2014年进行了水果玉米一年两种两收试验,并取得成功。为提高水果玉米的种植效益,从播前准备、栽培管理方面介绍了水果玉米栽培管理技术,并提出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