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夏玉米高产群体生理动态质量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利用杂交种掖单22号,研究了夏玉米高产群体生理质量指标。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叶面积指数范围内,延长灌浆期叶片的功能期,尤其是吐丝30d以后的绿叶面积时间,是高产的根本保证;在提高干物质积累量的基础上,努力增加花后、尤其是吐丝后10~30d干物质积累量是实现高产的核心;最大伤流量与产量呈曲线关系,群体最大伤流量必须确保在适宜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不同质地土壤夏玉米生育后期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4种质地不同的土壤和2种施肥水平下,研究了玉米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黏壤土、壤土、砂质壤土和壤质黏土玉米生育后期光合速率(Pn)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玉米生育后期各处理的光合参数的日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质地土壤玉米Pn、Ls表现为黏壤土>壤土>壤质黏土>砂质壤土,Ci表现为砂质壤土>壤质黏土>壤土>黏壤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核心论点是:中国绝大多数种子企业是中小型企业,转型时期的中小型种子企业要重新认识自己的比较优势,理性地寻找市场定位,迅速确立企业战略选择,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围绕上述论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论述:(1)纵观中国种业的发展过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规定为依据,从企业数量、企业规模、企业体制上分析,中国绝大多数种子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并界定了大、中、小型种子企业类型。(2)从中小型种子企业问题和优势比较以及发展能力来看,存在着体制、管理、人才、资金、科技创新等问题。但它对市场变化敏感,应变能力强,寻找机会快,配置资源灵活,重新定位简便,机智规避市场风险,促进企业个性化、专业化发展等方面优势明显,在种子市场竞争日益剧烈形势下,仍有一席之地,并将长期存在。(3)从种子产业价值链上来看,中小种子企业可以从某个环节寻找支点,明确定位,集中优质资源,可以选择专业或特色或联盟三种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关系到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以种业为代表的农业科技产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进入21世纪,现代种子产业已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较完善、颇具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种子法>颁布实施四年多来,我国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研究国际上现代种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依法开展新品种保护工作和保护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研究解决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新机制,以促进农业技术的创新力度,提高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率,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种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关系到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以种业为代表的农业科技产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进入21世纪,现代种子产业已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较完善、颇具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种子法>颁布实施四年多来,我国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研究国际上现代种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依法开展新品种保护工作和保护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研究解决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新机制,以促进农业技术的创新力度,提高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率,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种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甜玉米籽粒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系统地研究了甜玉米籽粒长、宽、厚、体积、干重、鲜重、含水量、可溶性糖等变化。结果表明:从受精始,籽粒长、宽、体积都在增加,但粒长增速达最大值比粒宽、体积较早,粒厚至吐丝后18d达最大值;粒重持续增加,在吐丝后13~14d是增长速度的转折点;含水量持续增加是粒重增加的主要因素,受精后含水量直线下降(r=-0.9510);籽粒中可溶性糖的变化为三次多项式曲线(r=0.9407),在吐丝后17d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吐丝后19~21d达最大值后,下降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7.
建立新品种保护机制促进种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关系到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本问题,以种业为代表的农业科技产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进入21世纪,现代种子产业已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较完善、颇具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种子法》颁布实施四年多来,我国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研究国际上现代种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依法开展新品种保护工作和保护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研究解决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新机制,以促进农业技术的创新力度,提高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率,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种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夏玉米高产群体形态质量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玉米品种掖单22不同群体密度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群体密度(X)与产量(y)呈二次曲线关系,回归方程为y=127.53+406.16X-39.42X2;与单株粒数、穗重、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 9**、-0.9949**和-0.981 6**;穗位以上叶面积(X)与产量(y)呈直线关系,回归方程为y=154.44+0.308 6X,r=0.961 3**;节间长度与穗重、穗粒数、百粒重呈负相关,穗粗、重量与之呈正相关.每公顷产量13 500kg时,适宜群体密度为6.69万~8.75万株/hm2,单株穗位以上叶面积为3 406.2~4 765.7 cm2,单株地上根条数达到35~46条.  相似文献   
9.
玉米掖单13号种植密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掖单13号玉米不同种植密度下的群体形态、光合特征、生理特征、干物质积累动态、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表现的研究结果表明,掖单13号玉米创高产的最佳密度为每亩5300~5500株。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我们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及豫东人多地少,矿藏资源匮乏的特点,从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着手,初步探索出以棉为主,间套蒜、菜、瓜等作物的多熟种植模式,以便为主产棉区棉田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指导。1豫东平原实施多熟棉田生产的可行性1.1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