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202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为高效利用刺五加内生真菌资源,推动紫丁香苷的生产,采用HPLC法,以紫丁香苷为对照,分析内生真菌CJ7的次生代谢产物;采用琼脂糖扩散法,对内生真菌CJ7进行抑菌活性分析,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法对内生真菌CJ7发酵条件进行优选;采用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分析法对内生真菌CJ7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在内生真菌CJ7发酵液中含有紫丁香苷。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内生真菌CJ7对10种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较为明显。经优化,CJ7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培养基中葡萄糖质量浓度2.5%,牛肉膏质量浓度2.0%,初始pH 7.0,装液量40%,接种量2%,培养8天,摇床转数120 r/min,发酵温度28℃。经鉴定,内生真菌CJ7为产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上述研究说明,内生真菌CJ7为紫丁香苷产生菌。研究结果可为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紫丁香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发酵刺五加中异嗪皮啶的含量,采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测定发酵时间、初始pH、发酵温度、摇床转速、发酵菌株AJ14的菌悬液加入量及底物质量浓度对发酵刺五加中异嗪皮啶含量的影响,以获取单因素实验的最优值,然后采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模块,分析初始pH、发酵温度、发酵菌株AJ14的菌悬液加入量3个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异嗪皮啶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在初始pH 7.5、发酵温度27℃、发酵菌株AJ14菌悬液(1×107 CFU/mL)加入量6 mL的条件下,异嗪皮啶含量为(0.6629±0.0007) mg/g,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较小。研究结果可为采用微生物发酵法高效生产异嗪皮啶奠定基础,也可为其他中药发酵工艺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甘草内生菌能够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相似或全新的活性代谢物。采用内生菌发酵法生产甘草次生代谢物对可持续利用甘草资源及筛选新型活性代谢产物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几十年,尽管人们对甘草内生菌多样性、分离和鉴定、药理作用、次生代谢产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甘草内生菌作为微生物资源是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本研究综述了甘草内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相关研究,归纳出甘草内生菌可产甘草苷、甘草次酸、甘草素等次生代谢产物,并针对甘草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为合理利用甘草内生菌及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开发甘草内生真菌RP2次生代谢产物的资源,丰富挥发性香味成分的获取途径,以甘草内生真菌RP2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观察及ITS序列分析法对其进行菌种鉴定,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甘草内生真菌RP2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甘草内生真菌RP2经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在甘草内生真菌RP2发酵液中分离并鉴定出11种挥发性成分;在甘草内生真菌RP2菌丝体中分离并鉴定了6种挥发性成分。甘草内生真菌RP2挥发性成分中含有多种现有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挥发性香味成分,如2-苯基乙醇等。本研究对开发利用甘草内生真菌RP2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