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天然复合甜味剂中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柠檬酸、氯化钠和甘氨酸的配方比例。结果表明,甜菊糖苷复合甜味剂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甜菊糖苷0.25%,罗汉果甜苷0.4%,柠檬酸0.2%,氯化钠0.03%,甘氨酸0.15%。该甜菊糖苷复合甜味剂的甜度高、热量低,甜度约为蔗糖的480倍。  相似文献   
2.
沉香结香机理、人工结香及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香作为一种传统的珍贵药材和名贵香料,市场需求量大。由于沉香属野生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加上自然结香时间需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致使沉香成为稀缺资源。因此,人工诱导结香便成为沉香发展的必然之路。本文针对沉香的结香机理、人工结香技术及其化学成分进行综述,以期为沉香的高效结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国产沉香TLC的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个展开系统和3种检视方法,建立10批国产沉香的薄层色谱(TLC)指纹图谱。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10批样品中检测到17个共有斑点,初步鉴定了其中6个,包括3个色酮类成分,2个倍半萜类成分和1个谷甾醇。  相似文献   
4.
[目的]概述从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方法]搜集整理现有的有关枸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结果]文献报道,从枸骨中共分离得到40个化合物,主要为三萜皂苷及其苷元、黄酮及其苷类、多酚类及其衍生物、脂肪酸类和其他类(包括链状倍半萜tanacetene、胡萝卜苷和苦丁茶糖脂素甲、乙等),其中,三萜皂苷及其苷元18个,黄酮及其苷类5个,多酚类及衍生物5个,脂肪酸类7个,其他类6个。枸骨提取物的药理活性主要有降血脂、抗菌和抗生育等作用。其中,单体化合物熊果酸具有镇静、消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溃疡、降低血糖,提高免疫作用、抗致癌、抗促癌、诱导F9畸胎瘤细胞分化和抗血管生成作用等多种生物效应;槲皮素和金丝桃苷具有较强的镇痛、增强脑组织血流量和抗脑缺血性损伤等活性;枸骨苷4对脑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大鼠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显著降低心肌收缩力;腺苷对冠脉血流有增加作用,3,4-二咖啡酰鸡纳酸对前列腺环素(PGI2)的释放有较显著促进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枸骨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沉香为瑞香科沉香属(Aquilaria)植物含有树脂的木材,是我国、日本、印度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传统名贵药材和天然香料.迄今全世界已发现该属植物有19种,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国外学者对于沉香的现代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我国则要晚些,最早报道的科技论文是广东省植物研究所1976年发表在《植物学报》的一篇论文《初步解开沉香结香的秘密》.我国学者杨峻山先生于上世纪80年代对国产沉香的化学成分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系列的2-(2-苯乙基)色酮类及倍半萜类化合物.90年代后到本世纪初,我国对于沉香的研究不多.我们对于沉香的研究始于2005年,第一篇论文发表于《中药材》杂志,报道了利用GC-MS技术对五批沉香的化学成分分析,迄今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关于沉香的研究论文20余篇.近年来,随着沉香市场的持续升温,我国学者对于沉香的研究,已然成了遍地开花的状况,涉及内容包括化学成分、药理、结香机理与结香方法、种植技术和产品研发等.本文将探讨沉香研究中经常遇到的几个科学问题,有些已有定论,有些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奇楠沉香中2-(2-苯乙基)色酮的GC-MS分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醚浸提法提取奇楠沉香样品,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测定其中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鉴定了11个化合物。同时采用柱色谱技术对该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1~6,其结构通过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鉴定为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质谱比对,将GC-MS分析中未能鉴定的5个含量较高的成分分别鉴定为化合物2~6。样品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达到63.62%,表明奇楠沉香富含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探讨了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有  相似文献   
7.
建立沉香中色酮类化合物总含量测定方法,首次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11批沉香乙醇提取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均达到要求,11批沉香样品中色酮含量范围为4.5%~27.1%,根据色酮成分百分含量,将其分成3个等级。该方法简便快速,为沉香中色酮类成分含量测定和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