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1.
以GA_4处理的果梅休眠芽和转PmRGL2基因杨树叶片为材料,通过测定H_2O_2含量、抗氧化酶类活性及其编码基因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分析了H_2O_2在外源GA_4解除果梅休眠中的信号作用。结果表明:GA_4处理的果梅花芽的萌芽率显著高于对照,且H_2O_2含量在休眠解除时达到峰值,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表达发生规律性变化;‘桃形梅’和‘丰后’的需冷量分别为574 CH(低温小时数Chilling hours)和1 108 CH,休眠解除前后,两品种叶芽中的H_2O_2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需冷量低的‘桃形梅’具有更高的抗氧化酶类活性;转Pm RGL2杨树中NADPHoxi下调表达,有利于使H_2O_2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并对赤霉素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而抗氧化酶类活性及其编码基因的表达量上升。推测GA_4通过调控抗氧化酶类活性而影响H_2O_2含量的变化,并引起上下游多种信号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最终对休眠解除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落叶果树需冷量及其估算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需冷量对落叶果树适地适栽、设施栽培和预测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需冷量估算模型的研究为落叶果树需冷量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提供了理论基础:0~7.2℃模型和犹他模型是应用较广的模型,动力学模型是目前较为完善的模型,0~14℃低温模型,正犹他模型和改进的犹他模型是针对当地特殊气候而采用的一些模型。对落叶果树需冷量及其估算模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从落叶果树需冷量的概念、不同需冷量估算模型的介绍,应用及模型间的选择、需冷量影响因素以及我国需冷量研究存在问题与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落叶果树需冷量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4.
以果梅花芽为材料,比较了TCA/丙酮法和酚抽法2种总蛋白质提取方法对蛋白质双向电泳(2-DE)的影响,同时对IPG胶条种类、凝胶浓度、蛋白质上样量及染色方法等环节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TCA/丙酮法比酚抽法在2-DE凝胶图谱上的蛋白质点数增多,图谱背景也比较清晰,没有明显的纵横条纹;采用17 cm pH 4~7的胶条、10%的凝胶浓度、1.5~1.8 mg的蛋白质上样量,经改良胶条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后可获得背景清晰、重复性好、蛋白质分辨率高的2-DE图谱.高质量的果梅花芽蛋白质提取方法和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优化可为果梅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果梅是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树种,但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也出现了自交亲和品种。以果梅典型的自交不亲和品种‘南高’和自交亲和品种‘甲州小梅’为对照,采用田间自交授粉试验对原产于中国的‘四川白梅’和‘长农17’两个果梅品种进行了自交亲和性鉴定,结果表明:其自花授粉坐果率分别为30.73%和16.27%,属于自交亲和品种。进一步通过AS-PCR分析发现花粉SFB基因存在一段插入序列,造成了分子水平的基因突变。推测该基因的突变使‘四川白梅’和‘长农17’SFB功能发生改变,从而自交亲和。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不同果梅(Prunus mume Sieb.et Zucc)品种4个休眠时期花芽的茉莉酸(jasmonic acid)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ic,LC-MS/MS)测定方法。样品经过甲醇提取,Agela Cleanert SPE-NH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色谱分离采用C18反相柱,以乙腈-水(水相含0.05%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分析采用ESI离子源、二级串联质谱、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测定结果,方法标准曲线线性良好,茉莉酸r=0.999 2,平均回收率范围为78.18%~97.49%,相对标准偏差(RSD,n=3)为1.25%~8.27%。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回收率高,适合果梅花芽中茉莉酸的测定。结果表明,被测2个品种的果梅花芽中,休眠解除和生态休眠时期的茉莉酸含量高于内休眠和抑制性休眠时期,推测内源激素茉莉酸可能有抑制果梅休眠和促进花芽正常生长的作用。本试验对进一步探讨果梅休眠与内源激素茉莉酸的关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以长筒石蒜为母本和红蓝石蒜为父本的杂交后代‘粉蓝石蒜’杂种优势,利用LI-6400 便携式光合分析仪测定了‘粉蓝石蒜’的光合参数,并对其生物碱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粉蓝石蒜’的净光合效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绿素a 和b 含量及光合色素总量介于其2 个亲本之间;水分利用效率高于亲本;石蒜碱含量高于亲本,加兰他敏含量比亲本低。‘粉蓝石蒜’在抗旱性和药用活性成分(石蒜碱)含量方面表现出了杂种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47个果梅品种开花生物学特性和花粉萌发率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在生产上保护果梅正常开花,保障优质高产稳产提供理论参考,以及为进一步开展花粉萌发率研究和杂交育种工作奠定基础,笔者对47个不同的中外果梅品种开花生物学特性进行调查研究,包括花香、不完全花比例及花粉量的调查,同时测定花粉的萌发率,并对各组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品种中,中国品种整体上比日本品种香气浓郁;不完全花比例一般占总花量的1.17%~59.65%;不同果梅品种间花粉量有很大差异,变化值0~1265;品种间花粉萌发率存在很大差异,最高84.76%,最低为0;花粉量与花粉萌发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不完全花比例高、花期易受低温危害是造成果梅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试验表明,不同果梅品种不完全花比例、花粉量以及花粉萌发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MicroRNA参与植物花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MicroRNA(miRNA)是一类20到24nt的非编码小RNA,通过与靶mRNA序列的互补配对产生特异性,抑制了mRNA的表达或使其降解,从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本文主要综述了三类调控开花时间的miRNA家族成员:miR172,miR159 / miR319和miR156。其中,miR156主要调控植物生长周期转变;miR172通过调控AP2类基因,控制开花时间和花器官的形成;miR159和miR319的过量表达均会引起一些花发育障碍,如花期延迟。此外,还介绍了其它一些与花发育相关的miRNA,并对miRNA在花形成和发育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彩叶杨‘中山彩韵’能否适应在江苏省泗阳县地区高湿环境下繁殖栽培,将‘中山彩韵’引种到江苏泗阳县成子湖地区,以泗阳当地种植的南林95杨无性系为对照并进行了多方面观察研究。通过2a的栽培和观测,结果表明,‘中山彩韵’在江苏泗阳县成子湖地区容易繁殖,色彩鲜艳、稳定,但在高湿环境下也存在生长较慢、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在泗阳地区栽培需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