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0篇
  16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马铃薯育种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我区仅次于青稞、小麦、油菜之后的第四大作物,近年来,我区马铃薯生产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各类马铃薯生产加工企业不断兴起。与此同时,生产中品种用途单一,专用品种缺乏的矛盾也逐步显露,这些都对我区马铃薯育种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中南部苹果园土壤养分的消长及分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河北省中南部苹果园1993年和2003年土壤养分的状况及分布特性。结果表明: 经过10年, 0~20 cm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分别平均增加了2.548、0.317 g·kg- 1 ; 碱解氮、速效磷(Olsen-P) 、速效钾分别增加了17.1、122.3、279.5 mg·kg- 1 ; 有效铁、锌、锰分别增加了9.2、1.9、10.5 mg·kg- 1 , 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土壤有效铜有所增加, 差异达显著水平。苹果园土壤养分主要在0~40 cm土层积累, 40~80 cm土层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养分积累量逐渐减少; 随着离树干距离的增加, 土壤养分积累量也逐渐减少; 各养分积累量为Olsen-P >速效钾>碱解氮>全氮和有机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西藏马铃薯2006—2011年(6年)的试验数据为研究分析基础,通过模糊数学中模糊聚类(fuzzy clustering)的分析方法来探讨西藏马铃薯品种选育的育种途径和评判方法,寻求、探讨与摸索适合西藏马铃薯品种选育理论和实际选育方法,力求加快西藏马铃薯选育工作,缩短育种的周期和选育年限。采取符合结果、较符合结果、一般和不符合结果4类评判标准,较为全面的代表分析结果,对西藏马铃薯品种选育工作和育种目标的确立,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针对结果,马铃薯育种据情增加观测考核指标;另外在亲本和中间材料应扩大供试材料范围,结合评判方法和和生产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出适合于西藏农业生产栽培种植的优良品种(系)。  相似文献   
4.
蔬菜保护地土壤磷肥动态转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两种磷素水平不同的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培养和盆栽试验法,系统研究了磷肥的动态转化、影响因素及其磷肥的效应.结果表明,高磷土壤的磷肥固定率明显低于低磷土壤,施入土壤中的磷肥大部分在初期被固定.有机肥在培养初期增加磷肥的固定率,到后期减小磷肥的固定率.低磷土壤施用磷肥和有机肥+磷肥两处理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而高磷土壤施用磷肥和有机肥+磷肥两处理无明显增产效果.高磷土壤油菜生物量明显高于低磷土壤.随着种植茬数的增加,土壤Olsen-P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张气钡加压灌肠复位术在小儿肠套叠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经低张气钡加压灌肠复位术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小儿肠套叠26例,回顾分析其X线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行低张气钡加压灌肠诊断后能复位者11例,复位成功9例,成功率达81.8%(9/11);通过低张气钡加压灌肠复位术的诊断准确率达88.5%(23/26)。年龄越小,对低张气钡加压灌肠复位术的影响越大。结论低张气钡加压灌肠复位术是诊断和治疗低位肠套叠的较好方法,能明显提高诊断率和复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在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与养分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在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土壤供氮、磷、钾能力以及土壤氮、磷、钾收支平衡状况。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比较,施肥明显促进冬小麦各生育期的生长发育,最终形成对产量的影响。与-N(不施氮),-P(不施磷)处理比较,NPK处理(施氮、磷肥)分别增产10.7%,5.4%,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土壤供氮、磷、钾的能力分别为89.3%,84.6%,96.6%。1/2N、1/2P、1/2K处理的产量分别相当于NPK处理的96.2%,98.1%,97.4%,各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变化。NPK处理的氮磷钾籽粒表观利用率分别为16.4%,10.9%,7.4%,氮磷钾回收率(表观利用率)分别为24.6%,17.1%,41.0%;氮磷钾用量减半,籽粒利用率分别为25.1%,15.2%,6.3%,氮磷钾回收率分别为31.6%,26.0%,49.1%,各处理产量高低顺序为:NPK>1/2P,1/2K>-K,1/2N>-N,-P>对照。冬小麦高产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N,P>K。依据氮磷钾肥产量效应和土壤氮、磷、钾平衡状况提出氮磷钾(N,P2O5,K2O)推荐用量分别为202.5~216,27~54,0~18 kg/hm2。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面积土壤各形态钾的定位监测,研究了1982~2016年30余年间冀东滨海平原稻区土壤钾库的现状、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成土母质、耕种施肥等对该区域土壤钾库的影响。主要结果:(1)冀东滨海平原稻区土壤全钾、缓效钾、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23.04 g/kg、1 615.94 mg/kg、247.37 mg/kg。种稻40~70余年间,各年限土壤全钾、速效钾分别维持在23.96 g/kg、257.41 mg/kg左右。与种稻40年相比,缓效钾年均减少20.19 mg/kg。(2)不同母质土壤全钾、缓效钾、速效钾含量大小顺序为:海相沉积物、泻湖沉积物河流冲积物;土壤缓效钾/全钾和速效钾/全钾均为海相沉积物、泻湖沉积物河流冲积物,3种母质发育的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差异不显著;海相沉积物、泻湖沉积物二者之间的各形态钾含量及比值均无显著差异。(3)土壤速效钾与土壤盐分、有机质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速效钾与有效磷无显著相关关系。主要结论:随种植年限增加,土壤全钾、速效钾无显著变化,缓效钾显著下降。海相沉积物、泻湖沉积物发育的土壤全钾、缓效钾、速效钾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河流冲积物,土壤速效钾与盐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稻区土壤钾输入量小于水稻钾的输出量,随着种稻年限的增加,逐渐消耗土壤缓效钾。  相似文献   
8.
长期秸秆还田对潮土土壤各形态磷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于黄淮海低平原区潮土上33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采用蒋柏藩―顾益初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长期不同氮磷用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全磷、有效磷(Olsen-P)及各形态无机磷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淮海低平原区潮土上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P2O5用量0~240 kg hm~(-2),随磷肥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Olsen-P、无机磷总量及无机磷中Ca2-P、Ca8-P、Al-P和Fe-P均显著增加,O-P和Ca10-P无显著变化;当土壤输入磷量低于作物输出磷量时,无论秸秆还田与否,土壤全磷、无机磷总量、Olsen-P和无机磷中除Ca8-P外的其他各形态磷均无显著变化;当土壤输入磷量高于作物输出磷量时,随秸秆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Olsen-P和无机磷中的Ca2-P、Ca8-P、Al-P均显著增加,其中以Olsen-P增幅最大,无机磷中以Ca2-P增幅最大,其次为Ca8-P,再次为Al-P;土壤磷素盈余和亏缺量与土壤中各磷形态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河北粮田和菜地土壤大、中、微量元素肥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小麦—玉米轮作、大白菜—辣椒轮作的4年肥料定位试验和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河北粮田和菜地土壤供氮、磷、钾、硫、锌、硼的能力,土壤氮、磷、钾的收支平衡及土壤养分的消长,以确定氮、磷、钾的合理用量。结果表明:小麦—玉米轮作中:全肥处理(NPKZnS)小麦的年均产量7278~7475kghm-2,-N、-P、-K、-S的相对产量分别是全肥的50%~52%、84%~87%、91%~95%、92%~93%;全肥处理玉米年均产量8396~9041kghm-2,-N、-P、-K、-Zn的相对产量分别为全肥的55%~59%、83%~86%、79%~91%、89%~94%,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土壤养分限制因子排序为N>P>K>Zn>S,施用1/2N、1/2P、1/2K基本可维持土壤氮、磷、钾表观收支平衡。小麦—玉米轮作中推荐N、P2O5、K2O的用量为450~500、135~150、90~135kghm-2。磷肥、硫肥施在小麦茬口、钾肥和锌肥施在玉米茬口。大白菜—辣椒轮作中:全肥处理(NPKZnB)白菜的年均产量为113.9thm-2,-N、-P、-K的相对产量分别为全肥的57%、64%、87%;辣椒的年均产量为23.7thm-2,-N、-P、-K、-Zn、-B的相对产量分别为全肥的46%、46%、68%、88%、85%,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排序依次为N>P>K>Zn>B。大白菜—辣椒轮作中,大白菜茬口N、P2O5、K2O推荐用量200、90、150kghm-2,辣椒茬口分别为300、170~180、400kghm-2,Zn和B在辣椒上有显著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10.
过量施磷对油菜吸收矿质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系统研究过量施磷对油菜生长和吸收氮、磷、钾、钙、镁、铁、锌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磷肥显著增加了油菜的生物量,但过量施用磷肥油菜的生物量无显著变化。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油菜地上部和根部全磷的含量显著增加,过量施用磷肥油菜表现出奢侈吸收磷养分。磷肥用量与油菜地上部和根部的全氮和全钾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随磷肥用量的增加,油菜地上部钙、镁、锌的含量显著降低,而铁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油菜地上部全磷含量与地上部钙、锌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磷肥用量对油菜根系钙和镁的含量无显著影响,而根中锌和铁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