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种有机磷农药对大麦毒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使用浸种和浸种加喷施两种方法,研究了3种有机磷农药———马拉硫磷、对硫磷和久效磷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对大麦幼苗生长发育、根细胞分裂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有机磷农药对大麦种子萌发和根伸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浓度增大而加强。幼苗根伸长比种子萌发对有机磷农药胁迫更为敏感。不同浓度的有机磷农药处理后均能抑制根细胞分裂,使有丝分裂指数下降。浸种法和浸种加喷施法都能使大麦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但浸种加喷施法对叶绿素合成的影响明显大于浸种法。3种有机磷农药对大麦幼苗的毒性程度依次为马拉硫磷>对硫磷>久效磷。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1、10、50、100mg·L-1)Cd2 、Pb2 、Hg2 、Ni2 胁迫对大麦幼苗根膜脂过氧化水平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重金属均可诱导根细胞膜透性增大,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根外渗液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大,二者与重金属浓度呈正相关。重金属胁迫下,脯氨酸含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根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随重金属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4种重金属中以Cd2 对膜脂过氧化水平(MDA)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最大,而Pb2 、Ni2 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以2083为试材,SSA-1为无融合生殖系对照,三尺三为有性系对照,采用去雄鉴定其自主结实率;杂交后代测验,鉴定其无融合生殖频率;以及与胚胎学鉴定方法相结合,对高粱兼性无融合生殖系2083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83在与其他品种杂交形成真杂种的同时,也能自主结实,具有兼性无融合生殖的性质;其自主结实率为10.48%,比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酸雨对Cd胁迫下大麦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及幼苗的生长响应。结果表明,在所试Cd浓度(0~20mg·L^-1)和酸雨强度(pH=4.0、5.0)范围内,大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α-淀粉酶活性、呼吸速率在Cd单一胁迫下,表现为低浓度(≤5mg·L^-1)促进和高浓度(≥10mg·L^-1)抑制效应;随着酸雨的加入,弱酸(pH=5.0)对各项萌发指标有促进作用,酸性增强(pH=4.0)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复合处理组(Cd5+pH5)表现为协同促进作用。大麦幼苗的根长、苗长、生物量则随Cd浓度升高和酸雨强度增加而逐渐下降,酸雨的加入增加了对幼苗生长的伤害。此外,Cd浓度越高和酸雨酸性越强,种子异状发芽率越高,根系耐性指数越低。  相似文献   
5.
Cd~(2+)Pb~(2+)Hg~(2+)Ni~(2+)胁迫对大麦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1~100m g·L-1)C d2 、Pb2 、H g2 、N i2 对大麦幼苗根、叶内超氧化物岐化酶(SO D)、过氧化物酶(PO D)和过氧化氢酶(C A 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离子对SO D、PO D、C A T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表现为激活效应或抑制效应。N i2 、Pb2 处理对大麦幼苗体内SO D、C A T具有激活效应,随着N i2 、Pb2 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根、叶中的SO D、C A T活性由低到高逐渐增大,PO D活性则表现为先升后降。C d2 胁迫对SO D、PO D存在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对C A T则表现为在所有浓度范围内的持续抑制效应。在1~100m g·L-1浓度范围内,H g2 对SO D、PO D、C A T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3种抗氧化酶对H g2 、C d2 的防御作用弱于N i2 、Pb2 ,根的防御作用弱于叶。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镉、镍、汞对大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使用聚两燃酰胺凝脱垂直平板电泳法,研究了不同浓度(10^-4-10^-8mol/L)的Cd^2,Ni^2 和Hg^2 对大麦根源细胞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10^-4mol/LCd^2 和Hg^2 处理24h均比对照增加1条酶带(Rr=0.36),但前者缺失了1条Rf值为0.80的酶带8。处理48h后,10^-6mol/的Hg^2 处理组又增加1条Rf值为0.36的新酶带。其余浓度的Cd^2 ,Hg^2 和3种浓度的Ni^2 均可使同工酶 强弱的发生改变。Cd^2 和Hg^2 对过氧化酶的影响明显大于Ni^2 。3种重金属对大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与浓度和处理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地原料的普洱茶渥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普洱茶是产于云南的一类历史悠久的特种茶。云南普洱茶具有滋味醇厚、汤色红褐、陈香显著、叶底红褐色的特点。云南普洱茶选用云南大叶茶的晒青毛茶为原料,云南大叶茶中与成茶品质相关的有效化学  相似文献   
8.
采用光照培养箱培养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浓度(10~100mg·L-1)Cu2+、Pb2+单一及复合污染后玉米幼苗体内各器官中积累与迁移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单一污染条件下,Cu2+、Pb2+在玉米体内的积累量与重金属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分布顺序为根〉茎〉叶,积累量为Pb2+〉Cu2+,根茎间迁移率随着处理浓度增高逐渐减小,茎叶间迁移率变化规律为先减小后增大;复合污染后,随着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Cu2+、Pb2+在玉米体内的积累量逐渐增大,其中(100+100)mg·L-1浓度下30d处理时积累量达到最大值,Cu2+、Pb2+在玉米各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为根〉茎〉叶,积累能力为Pb2+〉Cu2+,根茎间的迁移率表现为在10~20d时随浓度增高逐渐上升,30d时逐渐下降,而茎叶间的迁移率则表现为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Cu2+、Pb2+复合污染后玉米体内Cu2+、Pb2+的含量均大于单一处理,Cu2+、Pb2+复合处理具有协同效应。实验结果也证明玉米是一种易富集Cu2+、Pb2+的作物。  相似文献   
9.
Cr6+污染致大麦幼苗基因组DNA损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研究了Cr6 胁迫对大麦幼苗DNA含量的影响及根系基因组DNA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在5~80 mg·L-1的Cr6 浓度范围内处理7 d后,大麦幼苗根系的DNA含量随Cr6 处理浓度的增加明显降低,各处理组的DNA含量均低于对照,其中,5~40mg·L-1Cr6 处理组的DNA含量降幅最大.Cr6 处理后大麦幼苗根系的DNA增色效应随浓度升高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5~20 mg·L-1的Cr6 浓度范围内大麦DNA的增色效应明显高于对照,其中10 mg·L-1Cr6 的DNA增色效应最为显著,而40 mg·L-1以上的Cr6 外理后增色效应下降.Cr6 胁迫使大麦基因组的RAPD图谱发生变化,包括DNA谱带的增加、减少及其荧光强度的改变,且DNA多态性谱带的变化与Cr6 浓度具有正相关效应.通过对大麦基因组的DNA损伤的检测.可以评估Cr6 污染对植物的遗传毒害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以4种基因型谷子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土培法,研究了土壤重金属pb2+胁迫对谷子幼苗基因组DNA多态性和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50~400 mg· kg-1 Pb2+处理30 d后,4种谷子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含量随pb2+浓度上升而逐渐降低,降幅为对照的31.45%~49.11%.脯氨酸含量则表现为低浓度(≤100 mg· kg-1)的促进和高浓度(≥200 mg· kg-1)的抑制效应,MDA含量均有增加且与对照差异显著.pb2+胁迫下不同基因型谷子幼苗基因组DNA的RAPD图谱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单条或多条RAPD谱带的缺失、增加及荧光强度的增强或减弱,表明Pb2+明显影响谷子幼苗细胞中基因组模板DNA的稳定性,DNA多态性变化与Pb2+浓度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不同基因型谷子对Pb2+胁迫的生理和遗传损伤响应存在差异.利用RAPD技术获得的DNA多态性变化可作为检测pb2+遗传毒性效应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