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给六盘水市夏秋茶资源的综合、有效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概述了六盘水市夏秋茶利用现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提高夏秋茶利用率的建议:加强茶园管理措施,改进茶叶加工技术、开发夏秋茶新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增加茶叶附加值等。  相似文献   
2.
为贵州密苗型生姜的选育及选种留种提供参考,以8份密苗型生姜资源为材料,利用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套索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生姜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重分析。结果表明:8份密苗型生姜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378%~40.225%,且株高、株幅、分枝数、根状茎宽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34、0.707、0.746和-0.456;株高、株幅、分枝数、地上茎高和主茎叶面积为生姜高产形态因子,子姜节数为低产形态因子;生姜产量主要决定因子为分枝数、主茎叶面积、主茎粗、子姜粗和主茎叶片数,高产型生姜的主要特征为较多的分枝数、发达的主茎同化系统及粗壮的子姜。  相似文献   
3.
果园间作生姜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龄果树树干较矮,株行间空地面积大,通风透光条件好。利用生姜耐阴这一特性,在幼龄果树行间间作生姜,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近年来,罗城县根据市场对生姜需求量增加,以及全县大力发展水果生产,具有大量幼龄果园地的实际,推广果园间作生姜栽培模式。本文对果园间作生姜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普洱茶英文科技论文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具有醇和、陈香等独特品质的普洱茶是云南特有茶类,由于特殊的保健功效,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茶学界的广泛关注。与其相关的研究论文日益增多,英文研究论文也逐年增加。本文从“Pubmed”、“ACS Publications”、“ScienceDirect-Elsevier”、“Wiley”和 “SpringerLink”数据库检索到96篇(2012年3月止)与普洱茶研究有关的英文论文,整理分析、归纳了这些论文的研究结果与进展,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水城小黄姜”芽茎尖组培脱毒快繁体系,本试验以“水城小黄姜”芽茎尖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时间、不同诱导分化培养基、不同增殖培养基及不同生根培养基对茎尖消毒、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增殖、生根的影响,并对组培苗进行脱毒效果的检测。结果表明:“水城小黄姜”芽茎尖采用75%医用酒精消毒60 s+10%次氯酸钠(NaClO)消毒20 min处理效果最好,污染率7.7%,成活率达87.2%;不同培养基配比对茎尖诱导分化效果有差异,以MS+6-BA 3.5 mg/L+NAA 0.1 mg/L效果最佳,愈伤诱导率达75.0%;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3 mg/L,增殖系数大,长势旺盛、茎粗芽壮、叶绿,组培苗生长好,且可与生根协同接续;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MS+NAA 0.10 mg/L,生根数多,平均根长适中。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组培苗中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获得了“水城小黄姜”脱毒核心苗,且脱毒率达93.75%。因此,本研究认为通过“水城小黄姜”芽茎尖脱毒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可为“水城小黄姜”种苗的脱毒快繁及工厂化...  相似文献   
6.
姜因极少开花或不开花,栽培上常利用根状茎进行无性繁殖,长期的营养繁殖极易导致病毒病菌侵染,影响姜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从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消毒、培养基及激素选择、病毒病菌检测、驯化移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指出姜组培脱毒快繁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