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樟树2年生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制试验,以红壤土为对照栽培基质,研究稀土尾砂对樟树幼苗生长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以期为稀土尾砂的治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稀土尾砂处理下,樟树的株高、地径、根系、生物量等与对照相比,各形态指标明显受到抑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 2浓度及蒸腾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而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SOD和POD活性高于对照组;樟树叶、根、茎中N、P、K的含量比对照低,特别是N和K的吸收显著低于对照。因此,稀土尾砂对樟树的生长、生理生化及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污泥含有丰富的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污泥堆肥用于苗木的栽培基质是污泥处理的一种有效方式.采用盆栽控制试验,研究污泥堆肥对海滨木槿生长和元素吸收的影响,以期为污泥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污泥堆肥对海滨木槿株高、地径、根系和生物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随着污泥施用量的增加,效果越显著.污泥堆肥促进海滨木槿叶片叶绿素的合成,抑制类胡萝卜素的合成,适量的污泥堆肥(体积比为污泥:红壤土=1:1或污泥:红壤土=3:2)对海滨木槿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最有利.N、P、K的吸收和Cu、Zn、Cd的累积随污泥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根部吸收的N、P和K大部分运输到茎和叶,供地上部分生长,Cu和Cd主要富集在根部,而Zn含量在根、茎、叶中差异不显著.污泥堆肥施用量对海滨木槿的重金属富集和转移系数有显著影响,海滨木槿的Zn和Cd富集和转移能力强于Cu的,并且不同污泥堆肥处理下Cd的富集系数都大于1,表明海滨木槿是重金属Cd富集高效的植物,有望用于Cd污染土壤的修复.因此,施用适量污泥堆肥能够显著促进海滨木槿的生长,海滨木槿对污泥堆肥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耐性,能够有效地富集重金属.  相似文献   
3.
污泥含有丰富的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污泥堆肥用于苗木的栽培基质是污泥处理的一种有效方式.采用盆栽控制试验,研究污泥堆肥对海滨木槿生长和元素吸收的影响,以期为污泥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污泥堆肥对海滨木槿株高、地径、根系和生物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随着污泥施用量的增加,效果越显著.污泥堆肥促进海滨木槿叶片叶绿素的合成,抑制类胡萝卜素的合成,适量的污泥堆肥(体积比为污泥:红壤土=1:1或污泥:红壤土=3:2)对海滨木槿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最有利.N、P、K的吸收和Cu、Zn、Cd的累积随污泥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根部吸收的N、P和K大部分运输到茎和叶,供地上部分生长,Cu和Cd主要富集在根部,而Zn含量在根、茎、叶中差异不显著.污泥堆肥施用量对海滨木槿的重金属富集和转移系数有显著影响,海滨木槿的Zn和Cd富集和转移能力强于Cu的,并且不同污泥堆肥处理下Cd的富集系数都大于1,表明海滨木槿是重金属Cd富集高效的植物,有望用于Cd污染土壤的修复.因此,施用适量污泥堆肥能够显著促进海滨木槿的生长,海滨木槿对污泥堆肥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耐性,能够有效地富集重金属.  相似文献   
4.
樟树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中重要组成树种之一,它的根、 茎、 叶含有精油,广泛应用于医药、 日用化工、 香精香料、 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天然芳樟醇主要来源于芳樟醇型樟树(芳樟).当前芳樟采用矮林栽培,割去枝叶提取精油,大量枝叶被带走会导致土壤肥力衰退.为芳樟矮林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4年生芳樟矮林为材...  相似文献   
5.
云南樟是樟科樟属常绿乔木,枝叶含有桉叶油素、芳樟醇、樟脑等芳香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目前,已在云南樟的形态学、良种选育、栽培、引种驯化、精油成分、抗逆性等方面开展了研究,但在种质资源收集、繁殖、矮林栽培、精油利用与深加工、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尚属空白.综述云南樟的前期研究进展,梳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安徽省不同种源樟树的叶片、果实、种子表型形态特征和多样性。本试验对安徽省9个种源地樟树的叶片、果实和种子的表型性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不同种源樟树叶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10%,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3.75%~27.85%。果实和种子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7.51%~26.45%,其中果实百粒重、体积,种子百粒重、体积变异系数均大于15%,果长、果宽、果高、果形指数和种子直径变异系数均小于10%;樟树叶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中,7个叶表型性状之间有较高程度的相关性,在樟树果实和种子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中果实和种子的9个表型性状之间有较高程度的相关性;聚类分析将9个种源地樟树聚为两类,第一类包括的种源地有宿松县、太湖县和东至县,第二类包括的种源地有歙县、屯溪区、潜山市、祁门县、休宁县和徽州区。第一类种源地的樟树表型特征为叶片大宽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第二类种源地樟树表型特征为叶片为小叶,果实和种子偏小。  相似文献   
7.
2009年8月在黑龙江丰林国家级保护区云杉八齿小蠹危害的红皮云杉林内,对云杉八齿小蠹体内外和坑道内真菌进行了分离.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云杉八齿小蠹体内外和坑道内栖息真菌多样性比较丰富,获得真菌13属26种,其中Alternaria、Fusarium、Hypocrea、Ophiostoma、Peni...  相似文献   
8.
细毛樟是樟科樟属常绿乔木,为我国特有树种,也是濒危树种.细毛樟依据枝叶精油主成分可划分为9个化学型,其中榄香素型、金合欢醇型、香叶醇型在其他香料植物中极少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目前,对细毛樟的形态与解剖学、栽培与繁育、化学型及精油主成分分析等方面已有研究,但在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良种选育、矮林栽培、精油利用与深加工、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仍为空白.该文对细毛樟的前期研究进行了综述,梳理了细毛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细毛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肖祖飞    李凤    邢梦雪    张北红    金志农    吕雄伟    王颜波    张琴    马一丹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6):147-152
以芳樟醇、脑樟、柠檬醛型樟树1年生枝叶片为材料,研究采收和存放时间对3种化学型樟树叶片出油率和含水率的影响,以期为樟树矮林作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芳樟在5月8日至10月23日出油率不断升高,12月24日降低;脑樟在5月8日、10月23日出油率高,12月24日出油率低;柠檬樟出油率在5月8日至8月1日较高,10月23日至12月24日出油率下降;芳樟、脑樟、柠檬樟叶片含水率与出油率变化趋势一致。叶片采收后,芳樟、脑樟、柠檬樟叶片含水率随叶片存放时间的延长呈直线下降趋势;芳樟和柠檬樟叶片出油率随着叶片存放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分别在叶片存放21 h和24 h后,叶片出油率显著下降,之后基本保持不变,脑樟叶片出油率随着叶片存放时间的延长基本保持不变;烘干后的芳樟、脑樟、柠檬樟叶片出油率与鲜叶相比较,出油率均有所下降,其中芳樟出油率达到显著水平。因此,生产上芳樟、脑樟矮林适宜采收时间是10月份,柠檬樟为8月份,且芳樟和柠檬樟收割枝叶提取精油最适时间为24 h内,脑樟可以存放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樟树溃疡病主要危害幼龄樟树枝干部,严重影响樟树的生长。明确江西省樟树溃疡病的病原菌种类及评估5种农药对病原菌的药效尤为必要。【方法】本研究采集了江西省3个地区典型的樟树枝干溃疡病标本,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分离物,通过致病性试验明确病原菌,采用形态与分子生物技术鉴定病原菌种类,进一步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结果】江西省樟树溃疡病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和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超过35℃生长受到抑制;杀菌剂毒力试验结果表明,98%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两种病原菌的菌落抑制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01和0.015 mg/L,其次为95%己唑醇。【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江西樟树溃疡病病原菌种类分析提供技术支撑,并为综合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