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甬优1460双亲的生物学特性,并依据其特征特性提出了相应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
籼粳交偏籼型恢复系属中籼类型,基本营养生长性强,感光性中等或中等偏强;感光性强弱与其播始历期长短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52**,播始历期每延长1 d,短日出穗促进率将提高0.9个百分点;基本营养生长性强弱与播始历期长短无相关性;不同年份间它们的播始历期较为稳定,均落在95%或99%置信度的置信区间内.  相似文献   
3.
Bt基因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其生物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4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延迟成熟蕃茄的问世,至1995年抗虫转基因马铃薯进入商品化生产,次年,抗虫转基因棉花和玉米也进入商品化生产,转基因农作物由此得到了迅猛发展。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hm^2,猛增至2002年的5870万hm^2。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占66%,接着依次是阿根廷、加拿大、中国等;种植作物最多的是大豆和玉米,分别占62%和21%,其次是棉花、油菜等;就转基因的性状而言,抗除草剂作物种植面积最大,占75%,其次是抗虫作物,占17%。美国自1995年批准转基因Bt玉米的商品化生产后,至今已有玉米、  相似文献   
4.
甬优1460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用甬粳2号A与恢复系T1460配组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经过4 a的试验,表现出高产稳产、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等特点,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协优4090父母本的生物学特性,并根据其特征特性提出了相应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Bt基因在水稻杂种后代的优势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克螟稻Ts5为亲本与另5个感虫亲本作正反杂交,结果表明,10个杂交组合的F1中,以Ts5为父本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于以Ts5为母本所配的组合。F2的抗虫株与非抗虫株群体在农艺性状上无显著差异;但某些农艺性状,F2的抗虫株、非抗虫株群体与亲本相比,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F3的抗虫株与非抗虫株群体及亲本在分蘖动态变化上无显著差异。上述试验结果为低代抗虫株系的田间筛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丰优54(原名粤优54)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临海市农业局粮油作物管理站共同选育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以野败型优质籼稻不育系粤丰A为母本与台州市农科院选育的籼粳交恢复系t54(t86/t2898)为父本配组而成。经2004—2007年试验、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株型紧凑、抗病性强、米质优、青秆黄熟转色好。2008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浙江省台州、温州市杂交籼稻种植区推广应用。栽培技术为适时稀播、培育壮秧,短龄移栽、合理密植,水浆管理、协调群体,科学施肥、早生快发,防治病虫、确保丰收。  相似文献   
8.
稻谷储藏时间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对储藏了3.5年的陈种与0.5年的新种稻谷米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个灿稻品种的陈种,其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热水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基本稳定,但其粘滞性淀粉谱发生了显著变化;所有11个品种的起浆温度从平均的75.8℃增高到84.7℃,增幅为4.0-15.1℃;有10个品种的峰值粘度和崩解值下降,1个品种上升;热浆粘度、冷胶粘度和消碱值有升有降,品种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杂交籼稻新组合协优596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协优5968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所用协青早A与恢复系t5968配组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较好、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等特点,2003年3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由两对非等位基因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籼粳交(02428/特青)花培DH群体,研究了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及其组成因子——热水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HISAC)和热水可溶性直链淀粉含量(HSAC)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HSAC和HISAC都表现为一对主效基因遗传,且两者表现为连锁遗传关系。用Amy-s(t)表示控制HSAC的基因,用Amy-i(t)表示控制HISAC的基因,两基因的连锁遗传距离为12.9 cM。由于Amy-s(t) 和Amy-i(t)相互连锁,因此AAC在总体上表现为一对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